阅读历史 |

第334章 得看天意与运气(2 / 2)

加入书签

一份收获,个人的勤奋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短期内无法立刻显着提高家计,却为后续寻求人力支援提供了可行之道——土地利用因此得到了合理配置,未闲散荒废,从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百姓们深刻理解劳动不易的真谛,对此类施以援助之人抱以极大的尊重与善意——除了给予食物之外,还额外给予一定的金钱补偿,使得秦国境内求援人数大大减少,许多人不再徘徊街巷。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乃至成家立业。这背后的转折,皆是赢泽一手推动。若非这些改变,此刻的大秦国势必仍将处于中挣扎。

原先那些逃离家乡、投奔罗马并源自昔日的楚地之人此刻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即便加入了罗马帝国成为其公民,过往的国籍烙印与大秦对罗马造成的冲击无法轻易抹灭。他们的言行中,不乏对再次对抗秦国的呼吁,但在罗马人的眼中,他们的意图似乎更像是引狼入室,自寻不快。众多罗马人揣度,这一批从大秦国逃离的个体可能并非单纯投靠帝国,更有可能是为了挑拨离间、诱使后者陷入困境。因此这段时间内,罗马当局普遍针对这批原住民进行了严惩,尤其是对于非高层人士的常规军团成员或民间公民,他们成为怨气宣泄的主要对象。至于那些高层管理人员早已不再为此烦恼——当下的领袖正处于危机之中面临弹劾的风险。一旦更替即将来临,下一个被关注的角色将是这群前楚人。在此期间他们为保持位置,都在全力以赴维护着个人的声名与权力,根本没有闲工夫将怒气指向这批叛国者,准确说来,是楚国人。

其次,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和体力去关注这一群人过得如何,是否受了欺凌,哪怕死了也没关系,因为,秦国有心触碰他们一下都显得不智。趁手中武器还掌握时,欺负其他国家才是正当行径。

这些人啊,在这般环境下,无论赢得泽不追责也好,时间都不足以让他们在罗马民众的折磨下苟延残喘到死。

在这个世上,很少有叛徒能得到好报。人类应该懂得知足,尽管秦灭楚看似必然趋势,但如果楚国自己没任何问题,又怎会轻易败落?而若说秦理念有问题,那秦又是何以能逐一打败其他国家?

显然,秦国给了他们安稳生活的情况下,他们仍不懂珍惜,对本国国民也作出这样的举动。得到这样的结果,也确实符合他们行为所应得的。

烈日下,繁盛的咸阳城街市叫卖声和欢呼不息,孩子无忧地奔跃街头,巡城士兵看着孩子的视线满载着关切与柔和。

城墙上哨兵虽然被炎热所迫需冷饮提神,但也都尽享清凉饮品了。

没错,冰,在以往确实珍贵稀少。然而,自从赢奚获得易水寒后,这东西不再罕见。仅需随手挥舞易水寒,就能生成多量持久且方便保存的冰块。而这项能力也被用于交易市场中的赢奚大赚一笔。

国外买家更将赢奚卖出的冰视作珍品,买到了这些持久保鲜的冰便觉得赚到了——冰质长久保留在它们看来,质量确实更高。

赢泽成功拜访六国,塞琉古对此也不在意,他们认为自己的使团失言是导致死亡结果的原因。

公主擅自决定不谈判便嫁给赢泽一事则无从追究,毕竟各国的公主已经属于赢泽,若追究就显得对他们不敬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