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六章:其中缘由(1 / 2)

加入书签

唐平和孙同被清荷大手笔,砸晕了头,暗暗感叹着东家可真有钱。

听到只是需要银子吃药,别说清荷没当回事,就是李氏,万氏和周明远三人也松了口气。

不过李氏挺好奇,她问孙同,十几天的药花了十几两银子,大夫开的啥药这么贵啊?

“回李奶奶,那药方里头有人参。”担心周家人不相信,孙同还把药方拿出来给清荷看。

清荷接过来看了看,上头确实有人参这味药,且其他几味药,也多是补身补气的补药。

补药不治病,却是最花钱的,需要吃补药的人,多是身体底子坏了,都得长时间的吃补药才有效果。

这样体虚的病往往比大病更难治,更费钱,一般的家庭根本耗不起。

“说起人参,孙大哥,我家里好像还有些人参片,待会我拿给你,你暂时就别去药铺买人参了,先把我给你的用完,省得放久了失了药性。”清荷没说假话,家里确实有人参片。

那还是前年买给李氏炖汤喝的,结果李氏喝了两回,死活不再喝了,直说浪费钱,没病吃什么药,那人参片便一直收在柜子里。

李氏以前的身体也虚,后头家里条件好了,吃得好,养得好,隔三差五再吃些补品,李氏的身体也就越来越好了。

“好,谢谢周东家。”孙同又想哭了,不过这次是感动得想哭。

此时他拒绝不了东家一家的好意,他娘这个样子,他真怕他娘突然就走了,要是他娘走了,他怎么办?

他不想当个没娘的孩子,不愿孤苦无依的活着,只能先欠着东家的恩情,回头他来还,拿他的命来还都行。

当天中午,孙同他娘吃了大半碗加了糖的稠粥,可把孙同高兴坏了。

下午那会,孙同坚持要去帮忙盖房子,清荷没拦他,由着他去了,不让他做事,恐怕他心里还不踏实。

趁着下午太阳大,天气好,杨九娘和金婆婆帮着给孙同娘擦洗了身子,换上了李氏的旧棉袄,一番收拾下来,孙同母亲整个人瞧着精神了不少。

一直到了晚上,大伙都回来了,孙同心里也想通了,才对大伙说出了他娘的遭遇。

孙同娘姓黄,育有两儿一女,家里就是普通的农户之家,原本的生活挺和睦的。

这个和睦的家庭出现裂缝,是在黄氏怀上孙同那一年。

黄氏怀孙同怀得晚,大儿子孙斌娶媳妇和黄氏怀上孙同,在同一年,家里又是娶新又要添丁,孙家人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喜气。

不巧的是,偏偏这时,孙同的爹出了意外没了,家里的顶梁柱出了意外,对黄氏来说可以说是天都塌了。

原本和睦家庭也头一回出现了分歧,大儿子孙斌和妻子要求黄氏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黄氏不同意,家里头渐渐开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先前孙斌夫妻不在乎黄氏怀孕的事,那是因为爹娘还年轻,这个小弟生下来也是爹娘自己养,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可现在不一样,爹死了,娘一个人怎么养得起孩子?

那还不得落在他这个当大哥的头上,因此孙斌夫妻才坚决要黄氏打掉孩子。

黄氏哪里舍得,她自己还能动弹,家里也有点钱,不存在说养不起一个孩子,母子俩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后来黄氏坚持生下了孙同,可她与大儿子夫妻的关系越来越差,真正爆发出来是在孙同八岁时。

孙同八岁时,孙斌的大儿子五岁,在乡下小一点的孩子穿大孩子的衣裳是常事,可孙斌的妻子不依,说婆婆偏心,嚷着说婆婆只顾儿子不顾孙子。

天地良心,自己的亲孙子怎么会不疼,黄氏每次买布做衣裳,都是儿子和孙子一人一件,就怕儿子媳妇不高兴,惹出麻烦。

孙同因为从小更懂事些,知道爱护衣裳,而孙斌的儿子更加顽皮,时常把衣裳弄破。

家里本就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没那么多闲钱做新衣裳,弄破衣裳就只有穿孙同的旧衣裳,就这么点事,到了孙斌媳妇嘴里全都变了味。

孙斌借题发挥,吵着要分家,要把娘和弟弟分出去,等弟弟成年了再接娘回去孝敬。

自己生的儿子,纵使黄氏再生气也如了孙斌的意,她自己苦点就苦点吧,她还能动,总能把小儿子养大。

幸好黄氏的女儿已经定好了人家,只等着出嫁,分家的事也没影响黄氏女儿的婚事。

就这样,分家后黄氏带着孙同单独过日子,把孙同养到了十八岁。

十年时间,不闻不问,孙同十八岁那年,孙斌又冒了出来,要来接黄氏回去养老,不仅接人还要接管黄氏手中的田地。

黄氏哪里会同意,大儿子已经分到了田地,她手里的都是小儿子的,若都给了大儿子,小儿子怎么办?

此时的孙斌已经不是当年的愣头青,他人到中年,心狠脸厚,一次不成功就来二次,二次不成功就闹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