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参见少帅!(1 / 2)
身为监国公主,赵紫薇对前朝旧事是颇为熟悉的。
虎威军,本是前朝三大皇城军团之一,满编十万人,所部皆是精锐,以一当十的存在。
前朝社稷崩塌之后,赵氏四十万联军兵围楚京,围城数月而不敢轻易攻城,便是在忌惮这支王牌军团。
虎威军占据京都城池而守,本可保前朝皇帝一时无忧。
但不知为何,当年却出乎意料地洗劫了京都国库,而后弃城而守,将楚京拱手相让给了如今的皇帝赵彻。
这在当时朝野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即便是时至今日,百姓在谈起这起事件时仍大为津津乐道,乃至有人断言,若当初虎威军没有撤离,前朝皇室起码还可苟延残喘数年。
但也因为此次的背离,令李宣那位便宜老爹领衔下的虎威军声誉大损,逐渐有了污名。
李仕泯从楚京撤离,占据平洲后,一力扫平了当时平洲内的所有乱兵,以平洲太守官自居,既没有表示仍效忠前朝,也没有宣布投靠赵氏。
赵氏坐稳京都,先以摄政王为旗号,派兵镇压各地的叛乱,后纠集前朝旧臣与门阀士族,发昭令登基为帝,至今也不过十余年。
赵彻称帝后三年,数次遣使来平洲,意图招安虎威军。
李宣手中那份圣旨,便是当年下达的。
只是,李氏虎威军并未接受招安,在皇帝第八次派人来和谈时,斩使官于大帐前,屠数千官兵祭旗,宣布平洲独立。
赵氏朝廷大怒,遣八十万大军四路围剿平洲,鏖战三月,虎威军兵败,李仕泯身首异处,残部自行进山为匪,占秋神山天险苟延残喘。
这便是虎威军明面上的历史,在西楚国的史册中如是记载。
但时至今日,李宣取出十年前的那份圣旨,却给了赵紫薇另外一个版本真相。
不久后。
平洲城上空升起了两道响箭,随着城外暗桩的不断接力,很快便传到了被山贼占据的三处集镇上。
与此同时。
赵紫薇也下令平洲居民聚集于中心广场,扬言朝廷要对平洲发布重大政令,每条街巷都必须派人参加集会。
平洲城顿时人潮涌动,逐渐热闹喧嚣起来。
百里之外。
秋神山三当家屠一城与四当家孙无常合会之后,收到李宣的飞鸽传书,脸上皆有激动之色。
屠一城已是五旬有余的年纪,未成山贼之前,在虎威军中便有些地位,此时略显感慨道:“老四啊,十几年了,咱们虎威军终于能冒头了”
这些人都是前朝将士,极具信仰,规矩严明。
被迫进山为匪之后,便不再以虎威军自居,以免污了这支铁血军团仅剩不多的威名。
此番李宣发出召集令,却也算是虎威军重新起势的开始。
孙无常眼中泛红,道:“少帅果然说到做到了,进山之时,他曾答应不会让虎威军埋没在秋神山中,今日便是应誓!”
屠一城满脸严肃,卷了卷长袖后,道:“那还等什么?出发吧!恢复虎威军的编制,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揪出当年的始作俑者,为大帅和死去的数万弟兄复仇,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不管最终查到何人头上,我屠一城都要让他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传令,竖起当年那面血旗,全速进军平洲与少帅会合。”
虎威军大旗再度扬起,秋神山所部潜移默化间便摒除了山贼的做派,也不再称李宣为大当家,而改称少帅。
霎时间。
屠、孙两部近四千人的队伍,宛如钢铁洪流般迅驰朝平洲方向疾驰而去,排头的先行兵则举着那一面染血的虎威军旗帜。
当年虎威军被剿灭之时,中军无一生还,包括主将李仕泯在内,唯独留下了这面血旗。
这数千老兵身上都穿着铠甲,乃是当年进山时身上所带。
十余年过去,却无一人丢弃自己的甲胄。
而每个士兵身上铠甲都是带着箭孔、刀痕,没有一个是完好崭新的。
可见他们都曾经拼死杀敌,从不退缩!
相比于赵紫薇麾下那些身穿锃亮盔甲,仍未见过真正战场的新兵蛋子,或许他们根本无法体会到当年在这些“山贼”身上经历了怎样残酷的搏杀
数千人的队伍,平均伤残率超过六成,但展现出现的气势却丝毫不比现在西楚大军要弱。
大约两个时辰后。
队伍来到平洲城门前,官道两旁站满了围观群众和朝廷的剿匪军士,皆是将目光投在虎威军身上,神色各异。
屠一城下令全军止步,面上不卑不亢,也不顾及旁人的目光,沉声下令道:“后营留下看守战马,其余人列队,随本校尉入城!如少帅所令,不伤一人,不损一物!”
他自称“校尉”,可见在当年的虎威军中便担任此职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