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章 投诚?(1 / 2)

加入书签

夜色深沉,云州城内的街道上却不似往常那般安静。

小巷拐角处,几名百姓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

“你们听说了吗?女帝居然信任奸臣,把宋天临给害了。”一个年长的男人压低声音说道,他的眉宇间带着一丝愤怒。

“怎么没听说,这还不是因为她不聪明,整日跟着宰相胡乱作为。”另一个声音接着附和。

在城中另一处,李畅与宋墨走入了一家茶馆。

宋墨点了一壶热茶,坐在靠窗的位置,听着四周零零星星的谈话声。

作为防疫的主导者之一,他心中明白,这些流言若不尽快澄清,对女帝的威望将是一大打击。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李清。

宋墨见李清四处张望,便挥手示意。

李清走过来坐下,神情凝重,“宋公子,哥,这谣言不妙啊,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李畅心如明镜,点头向宋墨道:“不知你有没有猜到幕后之人?”

“未必是匈奴那边的人,可能在京城内就有动手脚的。若不尽快传递女帝的决策到民间,只怕事情还会继续发酵。”宋墨的目光中透出思索。

他和李畅一样,希望能尽快找到源头。

与此同时,沈清秋在皇宫内也收到密报。

青禾跪在一旁,着急地说:“陛下,云州传来了对您的不实谣言。怕是敌人用心不良,欲加乱局势。”

沈清秋略显疲惫,却仍保持冷静:“青禾,立刻与宋墨取得联系,让他协助查明真相。”

随即,又下令让几名侍卫加派人手,以确保京城内的安全。

“是。”

青禾立即领命退出,那晚上的灯光仍未熄灭。

同时,陈中书也在其府内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聚集了一众得力干将。

他一面派人继续调查谣言来源,一面让文官们起草奏折,为沈清秋辩驳。

第二天一早,城内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宋墨站在一个被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他的目光扫过聚集在广场上的人群。

他深吸一口气,从心底为眼前的百姓感到担忧,笼罩在他们心头的谣言和即将到来的威胁需要有人去扛。

“乡亲们,”宋墨的声音在广场上响起,清晰而坚定,“我知道,最近的谣言让大家心中不安,但是身为女帝的臣子,我要告诉你们,沈陛下一直在为这片土地尽心尽力,她的政策和决策,都是为了大家的未来。”

台下的人群中传来低声的议论,宋墨知道单凭言语无法完全打消他们的疑虑。

他继续道:“更为紧急的是,离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我们发现了契丹人的踪迹。战争的阴影笼罩在我们头顶,不能因为谣言便对不实之事妄下判断,这非但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反而会让我们更加脆弱。”

人群中有些骚动,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那也不见得沈陛下能保护我们,不如直接投诚,免得受苦!”

这声音立刻在众人间引起了骚动。

宋墨皱眉,他必须在这关键时刻扭转局势。

“投诚?”他提高声音,“投诚换来的只能是一时的安稳,但大家愿意让自己的儿女、我们未来的后代生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下吗?我们的文化、信仰、还有自尊,就这样轻易地抛弃了吗?”

李畅上前一步,站在台下,直视着周围的人群:“宋公子说得对,沈陛下正竭尽全力为我们争取和平,我们也应该团结一致,勿让谣言和恐惧动摇我们的决心。”

宋墨深感欣慰,继续说道:“今天,请大家耐心等待女帝的进一步指示,展现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会集结所有可能的力量,抵御外敌。”

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渐平息,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信服,但宋墨的话显然让许多人陷入了思索。

宋墨在台上的声音已经哑了,微微喘息着,还有些不安。

他从台下人群的神情里看到,他们并不完全为他的言辞所动,甚至带着几分绝望和沮丧。

李畅朝他点点头,似乎是在给予支持与安慰。

突然,人群中一个年长的乡亲抬起头,满脸愁苦地说道:“宋公子,说得是好,听起来也振奋人心,可如今形势摆在眼前,若真打起来,我们恐怕是必输无疑啊!城里粮食缺,百姓有大半都病着,如何应战?”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响起了一片赞同的低声附和。

宋墨心里咯噔一下,他深知粮草不足和城内疾病肆虐是当前最大的困境。

要战胜契丹人,这些都需解决。

一旁的李畅见宋墨沉吟,连忙接过话头:“乡亲们,大家别急,这些问题陛下和朝廷都在想办法解决,我们一定会有援助的。”

宋墨这时也缓过神来,他知道这个时刻必须自己站出来给大家带来信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