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8章 皇帝赞同,群臣默许,陈氏反对(2 / 3)

加入书签

之间的关系。

等到李渊百年之后,这群子嗣进行争斗的时候,李氏和陈氏的关系还会那么好么?

不会了。

因为若最后上位的是李建成,他会想“陈氏当年为何不帮我?”

若最后上位的是其他子嗣,他们会想“陈氏会不会给大哥报仇?”

一个小小的调令就能够做到的事情,杨坚为何要花费巨大的力气再去做?

就如同现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就能做到的事情,为何要与陈氏、李氏撕破脸?

杨坚以为,陈若瀚会看不出来他的心思。

但很可惜的是,陈若瀚虽然年轻,但却天纵奇才,他看出来了杨坚所想的一切,并且看出来了杨坚的打算。

他不打算走进杨坚的圈套里。

“启禀陛下,臣所为的,并非是臣的七弟。”

陈若瀚抬起头,眉宇中带着的全然是凛冽和无谓,他的声音由小及大,变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恢弘。

“臣所为,乃是天下苍生。”

“高句丽前倨后恭,难道真的是如同他们的上奏书中所说的那样,是他们知道错了么?”

“不。”

“他们不是知道错了,他们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所以他们才摇尾乞和。”

“陛下以为,是因为陛下的仁德,所以高句丽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上书吗?”

“不。”

“真正“感化”了高句丽的,是他们已经丢失的十几座城池,是已经兵临高句丽都城之下的大隋军队,是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士卒们,是那些在前线如今依旧在拼杀的将士们。”

“此次攻打高句丽,所花费了无数金银,十二仓中的粮食几乎消耗了一大半,这些消耗难道陛下看不到么?”

“高句丽临海而又占据海港,此处地利便捷,若是能够占据,自然而然是能够给大隋提供无数的利益,这些陛下难道也看不到么?”

他看着杨坚:“难道陛下的眼睛中,只能够看到高句丽上书中称赞夸耀陛下的“仁德之君”四个大字么?”

陈若瀚断然说道:“但真正的仁德,并非是对敌人仁德,而是对自己的百姓、自己的臣民仁德,这些陛下难道也不知道么?”

“陛下当年也是雄才大略的人物,怎么这些年做的便是这些虚名之事?”

他话没有说尽,但其中的含义已经说尽了。

杨坚的脸上有些“红温”了,他的眼眸已经控制不住其中的“杀意”和“煞气”,胸中怒火滔天,但却不能够不克制。

他听出来了陈若瀚的未尽之意。

“是因为当年血夜之变,陛下太过于心虚了么?”

这句没有问出来的话,藏在方才的每一句质问当中。

杨坚勉强压下了自己的愤怒,此时他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呵呵,若瀚说的对,朕的确是有些短视了。”

他决定先忍耐下来这一口气,之后徐徐图之。

这些年营造、塑造出来的人设,绝对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因为几句质问而毁掉。

等到——等到日后再收拾他也来得及。

他看着陈若瀚:“那依照若瀚的意思是——?”

陈若瀚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气质柔和,但说出来的话却并不是那么的“柔和”了。

他轻轻的吐出两个字。

“灭国。”

灭国!

陈若瀚的声音中带着慷慨:“华夏大地已经许久未曾对其余蛮夷进行威慑和灭国了,最近的一次还是当年大汉的时候,对西域进行的灭国之战了。”

“这已经太过于遥远,遥远到了那些蛮夷已经忘记了,当年是为何臣服于华夏大地。”

他的眼眸中带着锐利:“时间已经久远到,那些蛮夷以为华夏是一个忠厚的好人,是一个不会动手、挨打了也不会还手,说两句好话就消气了的好人了!”

“臣陈若瀚上奏。”

“恳请陛下下诏,对高句丽用兵,灭国!高句丽王族子弟,尽皆诛杀,高句丽三品以上官员,尽数夷九族,高句丽上下,所有曾经参与过对华夏战争的士卒,尽皆贬谪为奴,充当徭役,三代之内,不可为民。”

陈若瀚站在那里,口中说着一个个的“恳求”,但这些政策却都与往日里杨坚“虚伪”的仁德不一样。

战争不相信眼泪,斗争也从来不相信眼泪!

所谓仁德,只是虚伪的人想要一个好名声,从而牺牲了无数普通人的利益,为那高高在上的人铸造金身罢了。

杨坚的神色变得有些勉强。

但此时朝廷群臣已经被陈若瀚说的慷慨激昂,热血澎湃,所有人都想起来了当年大汉时候的威风,那个时候这些蛮夷怎么敢对大汉宣战?

他们顶多是对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