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8章 那位帝王(1 / 3)

加入书签

那么,到底是实际重要还是名声重要呢?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几乎所有的诸子百家都没有任何的犹豫,他们直接选择了“实际”,至于面子?皇帝想要面子那就给皇帝点面子呗?

毕竟好处自己都得到了,那么面子给皇帝怎么了?

谁不想要自己的学说被万人学习呢?

谁不想要自己的学说被官方正统承认,然后将其列为必须要学习的东西呢?

有些时候,在即将要消散的时候,人们总会开始选择最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人。

太初元年的末尾,天子开始逐渐的设立官学,除却长安城之外,也有很多地方设置了官学。

官学中所教授的东西都是由朝廷与皇帝设立的,当地的官学也好,朝廷也好,都没有任何的权利改变,也正是因为如此,天下人开始纷纷进行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百家研究”。

因为官学的设立十分“奇特”,这种规矩是他们之前完全没有见过的规矩。

想要进入官学,就必须是进行考核。

考核的内容是什么呢?

便是“策论”。

这种方式看似很像科举制,但其实不是,他更多的倾向于是一种“升学考试”,但是大汉的“官学”与后世的大学不同的一点是什么呢?

大汉的官学若是能够进去了,那么是会“包分配”的。

从官学中出来的学子很多能够直接进入到朝堂之中为官,这便是官学与私学最大的不同。

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内,就算是在高皇帝、甚至是文景皇帝时期,官学的地位都没有这么大,那个时候更加密布的其实是私学。

为什么?

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的官学太少了。

当时的官学就只有“国子监”以及“咸阳学宫”,可大汉此时有多少人呢?

在元狩七年的时候,天下经过一次简单的人口普查。

秦朝的时候,人口有两千多万人。

而经历了秦末的战乱,人口就只剩下了一千五百多万人,无数的人流离失所。

高皇帝时期,天下初步的安定下来,人口却没有暴涨,反而是经历了一次简单的“衰退”。

很简单,因为人的年龄到了。

而等到了文景皇帝时期,人口便开始暴涨了,从一千来万直接翻倍到了四千多万,大汉也正是在这种人口的暴涨中开始鼎盛起来。

当文景皇帝时期过去,进入到了当今皇帝的时期,人口更是再次暴涨,直接到了六千多万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武皇帝时期人们终于适应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另外一方面则是太平已久,文景皇帝的治理让这天下恢复了生机。

六千多万人啊。

只有两座官学。

那么其余的想要读书、想要识字的人怎么办呢?只能够去私学,而从春秋开始,从孔子开始,私学就开始鼎盛起来,私学的鼎盛象征着官学的没落。

但如今,在当今天子的指导之下,官学再次林立。

从内库、国库之中拨钱,从各地的那些大豪商手中“拿钱”,开始修建一座座官学,这些官学的出现,正是将“私学”再次打击到了。

毕竟,有官学可以上,谁愿意上私学呢?

如果说这个私学的老师是一個特别有名的人,就例外了。

比如陈氏中人的私学。

若是能够攀附上陈氏的人,那便是不上这个官学也没什么关系。

这一年中,除却官学的建立外,天子还做了另外一件让“孔家”有些不舒服的事情,事实上,除了孔家之外,其余的一些“儒家”子弟也十分不满。

或者说,不满的不是儒家的子弟,而是儒家的“代表”们。

因为天子推出了“董仲舒”这个人来篡取儒家的正统地位,可孔家和孟家等人有办法么?他们没有丝毫办法,他们无法拒绝天子,也无法改变天子的主意。

因为这个时候儒家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

儒家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高起来的?

是从汉武帝之后。

正是因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后世的儒家地位才会那么高,可那是因为董仲舒的地位,以及那个时代没有陈氏的存在。

哪怕是汉武帝,也无法在儒家逐渐充盈朝堂的时候,拒绝否定孔氏。

因为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法在独尊儒术的时候,否定孔子,因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就算你不想尊敬他,你也无法否定他,否定他等于是否定了整个儒家。

现在不同。

第一,天子没有独尊儒术,第二有董仲舒、有陈氏的存在,孔氏的影响力没有之前那么大。

甚至董仲舒可以直接说自己是野路子儒家,也不会有一个儒家的“领导者”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