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岁岁年年(1 / 2)

加入书签

这第一场冬雪时大时小,时缓时急足足下了三天三夜。

北梧山唯一可供上下的一条山路被足有两尺深的雪层掩埋,宋清嘉和齐晏二人彻底和山下断了联系。

过去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宋清嘉最清闲的日子。

不用进山打猎,更不用采药,吃着秋日里的屯粮,整天不是看些闲书打发时间,就是坐在门口托腮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惬意是真的,清冷也是真的。

她虽然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觉得颇有几分隐士高人的味道。但是偶尔北风在黑沉沉的夜里呼号着拍打她的窗扇时,她又会被绝望的孤独感吞噬,默默掌起一盏灯烛,对着跳跃的火苗惆怅地想是不是自己悄然死在某个雪夜也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好在这一年冬天,她身边有了齐晏。

宋清嘉在齐元淳他们走后,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前世的记忆,断定蔡自和应当就是那群黑衣人闯进小院的源头。

前世蔡自和到上柳村的那一天,宋清嘉并没有像这一世一样出门去给齐晏购置冬衣,自然也就错过了在村口找人问路的蔡自和。

她猜想是有村民给蔡叔指路指到了宋老三的家,导致他发现了被囚禁在牛棚的齐晏。

和这一世一样,蔡叔应该一开始并不是很笃定齐晏的身份,又碍于宋老三是故友的弟弟,并没有贸然行动,待到确认后才差人来营救。

而前世那群黑甲卫之所以赶在落雪之前就来了,很可能是情况危急,等不到齐元淳赶到了。只是不知为何并不是蔡叔带队,所以宋清嘉并没有见到他。

这么分析着,宋清嘉觉得一切都说的通了。

而后她不由在心底里设想,若是后面蔡叔再次回到了上柳村,发现不仅苦苦寻找的少主没能救回来,就连昔日恩人唯一存世的女儿也因为自己递出的消息成了刀下冤魂,又该如何自处呢?

宋清嘉无法想象,彼时蔡叔会有多痛苦。

她蓦然想起几天前蔡叔被齐元淳拖走时扔给她的信卷,里面夹了几张银票,足有一千两。

而写着他地址的信笺右下角还有一行和他形貌极其不符的清秀小楷——你若不收,他日九泉之下我有何颜面见宋大哥?

没有齐元淳那样的漂亮话,只是把最实际的东西直接硬塞进宋清嘉的手里,一片丹心赤忱。

宋清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有些唏嘘。

好在这一世,一切都没有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她救下了齐晏,救下了自己,也救下了蔡叔一颗赤子之心。

不过宋清嘉也没有唏嘘太久,毕竟当下有当下的麻烦要去处理。

眼见着就要到春节了,但因为今年的雪实在是下得太大了些,从第一场雪封了山之后,一直到现在都不曾化过,导致她根本下不去山。

往年虽也会有雪封山,可总会有那么几天暖阳高悬,化去一些积攒的冰雪,好歹是能够让人把山道看清。宋清嘉也会趁着这段时间去置办一些过年要用到的东西,比如爆竹、窗花,还有最重要的对子。

村里面有一个老童生,每年临近除夕都会趁着天气好时在村口支起一个小摊,帮十里八乡的农家写写对子,收点铜板补贴家用。

宋清嘉也总是找他去写,虽然算不上多漂亮的字,但好歹是端端正正,比她那一手鬼画符不知要强出多少倍。

可今年宋清嘉一直苦等到年三十当天,山路上的积雪依旧没有一点要融化的架势。她绝望了,最终在冒险下山和不贴对子之间,宋清嘉选择了自己写。

宋大没有过世之前,家里的对子都是他亲自写的,宋清嘉记得自己曾经是在哪里见过一沓没用完的正丹纸的。

于是一大清早,她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

阿爹说过,对子必须要在年三十午时之前就贴上才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沓无人问津许久的正丹纸总算是被她在一个存放阿爹生前物件的箱笼里找到了。外围包裹的两张已经微微有些泛黄褪色,好在里面还有几张依旧红的鲜艳,足够用了。

宋清嘉喜不自胜,招呼着齐晏去熬贴春联要用到的米浆,自己则把红纸铺展在院中的石桌上,一边研那一块被她闲置多年的墨条,一边绞尽脑汁地想该写些什么好。

等到齐晏的米浆都熬好放凉,砚台里的墨汁湿了又干,宋清嘉却还是迟迟不敢下笔。

没办法,她虽会识文断字,话本志怪也看过不少,可正儿八经的文史经书却是不曾拜读过几本,实在是胸无点墨。

正丹纸本就没几张,她不敢轻易下笔。

思来想去,她打算从刚刚翻出来的阿爹留下的正经书里边去找找灵感。

可等到宋清嘉找出几本书,回到院中打算翻看的时候,却发现原本在灶房里猫着的齐晏不知何时立在了那方石桌旁边。

层层宽大的袖子被高高挽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