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章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1 / 2)

加入书签

听完赵铎的话,不但李斯被震惊到了,就连坐在上面的嬴政,也是被惊呆了。

只是上次扶苏一行人从邯郸郡回来之后,并未说当时的所见所闻,只是将邯郸郡守给革职查办了。

“呵呵,丞相大人,这就是你协助陛下,治理的大秦天下?就让百姓们连基本的生活希望都看不到啊,你可真是太失败了。”

李斯:“……”

“范庆,赵铎适才所言,也是你亲眼所见吗?”

“回陛下,正是如此,。”

“唉——”

赢政仰天长叹一声,眼中有些湿润了。

没想到自己统一了天下,但是却并没有实现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国家。

如果再给自己一次统一六国的机会,自己还会这样做吗?

答案是肯定的。

华夏分裂五百年之久,自己乃是上承天命结束了列国纷争的局面。

假如没有自己,或许还会有别的人来完成统一大业。

“范庆,如你所言,那邯郸郡当真就这般民不聊生了吗?”

“陛下勿忧,毕竟是遭了水灾,所以才导致如此的,不过太子殿下已然安抚好了当地的灾民,所以……”

“好,你和太子办的赈灾之事不错,等你把那亩产过万的土豆搞出来之后,,朕一并重赏与你。”

“谢陛下恩典——”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范庆还特意提高了嗓门,喊给李斯听。

这下可好,差点没把李斯给气吐血。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斯也不得不选择了忍气吞声。

有了赵铎的证词,拿着事情不是真的也要变成真的。

这要是陛下想要得到的结果罢了。

“陛下,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

赢政看着眼前的范庆,心中甚为满意,似乎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顺眼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舟则为陛下您,水,就是天下的百姓,如果舟想要长久稳定的浮在水上,就必须安抚好船下承载着自己的水啊。”

“你……你怎么会知道家师的这句话?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斯在一旁再次失态的大叫道。

这句话的出处,正是来源于《荀子·王制》。

只不过到唐太宗之时,将这句话当成了自己的治国名言,逐渐被人广为传颂。

但是在今天,知道这句话的人,可是不多。

而李斯正是这不多之中的其中一位。

作为荀子大师的弟子,几乎是将荀子教诲的法家思想和儒学理念都融汇贯通了。

只不过最后,李斯却是选择了法家思想。

儒家,并不适合自己在大秦走仕途的道路。

淳于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名满天下,却只能在望夷宫复苏太子门下做一名夫子,更是不受陛下的待见。

“呵呵呵……李丞相这句话问的是不是太不走心了?怎么?这句话只许你这都,就不许我知道了?”

“可是……可是家师的这句话,并没有广为流传,你是如何得知的?”

“呵呵,要怪就怪你太短命,没活到见到这句话流传天下的时候,真是可惜了啊!”

“你……”

一句话,差点再次让李斯喷老血。

“好了好了,李斯,你也做好准备,等范庆的试验农田准备好了之后,你也要亲自参与其中,了解农耕的基本要领,我大秦乃是以农为本,你作为丞相,百官之首,不得不以身作则,明白吗?”

“诺——”

李斯心中苦啊,但是说不出。、

一转眼,自己就要成为农夫了,跟那些黔首百姓一起扛锄头去翻地了。

“章邯!”

“臣在!”

“你一直以来都负责大秦的税收,这次选址实验田的重任,就交给你来办了,记住,务必要选在离咸阳不远的地方,待到土豆成熟收货时,朕不单单要让你们这些文武百官看的见,更是要让咸阳城的百姓们看得见。”

“诺——”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退朝!”

赢政一句话,直接就宣布了结果。

让文武群臣二次上朝会,只不过是给你们打个招呼而已,别想着阻拦,除非你活腻歪了。

……

第二天早上,范庆就让人将培育好的土豆,全部都拉到了咸阳城。

路过大街上的时候,可是赚足了眼球。

街头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充满了好奇心。

“往后……往后退,不得上前拥挤!”

黑龙卫在前面维护着秩序,以免被人冲撞上来,毁掉了这些土豆的种子。

“老赵, 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