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章 创建学堂(1 / 2)

加入书签

心中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这片土地上,再不会有无学可趋的儿童。

次日一大早,瞿宁便披挂整齐,带着梁远志和一众亲随,走访城中的名流学堂。

光是京师一地,瞿宁就足足走了大半个月。

他向那些先生们悉心请教,恳请他们为新学出力。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方才那位单言先生。

经过一番促膝长谈,单言终于慨然应允,担任起大学堂的总教习。

瞿宁如释重负,又吩咐人去采买课桌、文房四宝等物。

不出半月,新学堂的架构,已然成型。

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

讲堂内,高悬一块硕大的匾额,上书“普及新学,教化万民”八个大字。

出自瞿宁之手的新式课本,也已编撰就绪。

从《天文》到《格物窍门》,无一不洋溢着现代文明的气息。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涌入学堂,个个神采奕奕。

而那些成年学生,也不甘示弱。

虽然年纪大了,坐在小孩堆里略显局促。

但一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如饥似渴。

为了鼓励学生们,瞿宁特地腾出每日两个时辰,亲自坐镇讲堂授课。

梁远志也来捧场,硬是挤到第一排,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别提有多滑稽。

有时候瞿宁实在忙不开,便让单言先生顶替上阵。

慢慢地,新学堂的名声越来越响。

那新奇的授课内容,活泼的教学方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连那些曾经对大炎心存芥蒂的父老,如今也纷纷动了心思。

“诶,听说那大炎的瞿大人,办了个新学堂?课本都是他自个儿编的,天文地理的,应有尽有。”

“就是!俺闺女进去没几天,识字都利索多了!”

“那还等什么?俺家的犊子,明儿个也去报个名。跟着瞿大人好好学,将来说不定也能飞黄腾达呢!”

茶楼酒肆里,巷尾村头,到处都在议论新学。

有人将信将疑,有人摩拳擦掌。

可无论如何,大家都对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而在另一个角落,几个衣着光鲜的大臣,却神情阴郁地盯着街头巷尾的一切。

“真是岂有此理!这大炎使臣,竟然在我大魏宣扬歪门邪说!现在连老老少少,都争先恐后地去上他们的学。我等身为魏臣,岂能坐视不理?”

“这张大人息怒。瞿宁此举,显然别有所图。只是只是我等势单力薄,又能奈何得了他?”一旁的同僚劝慰道。

张大人一屁股坐回椅中,目露凶光。

“奈何不得?哼,自有旁的法子”

对此一无所知的瞿宁,此刻正和梁远志在大学堂里忙得不亦乐乎。

夜晚,瞿宁放下手中的书卷,长叹一声:“国运多艰,蛮夷虎视。眼下局势扑朔迷离,正值用人之际。远志兄可有良策?”

梁远志沉吟道:“说起用人,这段时日,下官倒是察访到几个不错的人选”

当天夜里,瞿宁召集梁远志等亲信,在府中密议到天明。

次日一早,府门口的告示栏上,赫然张贴了一份榜文。

上书大大的“广招贤才,襄助新政”八个字。

榜文一出,登时轰动朝野。

许多仕途受阻的青年才俊,纷纷前来应榜。

其中不乏一些身怀绝技,胸有韬略之辈。

经过一番筛选,瞿宁最终录取了十二人。

他将这些人,安插在朝中要津,委以重任。

而他本人,则亲自坐镇朝堂,运筹帷幄,调度方略。

另一边,新学在各地遍地开花。

凡有儿童之家,瞿宁都派人登门拜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渐渐地,那些起初还心存疑虑的父老,也不再反对孩子进学堂了。

反而一个个盛情邀请瞿宁去家里做客,请他给孩子们讲学。

“瞿大人乃天人下凡,岂能轻慢?快快请到上座。”

“大人亲自来教咱家犊子,真真是蓬荜生辉啊!快,上好茶!”

瞿宁推辞不过,无奈地坐在首座,开始讲学。

那新奇而有趣的科学知识,活泼而灵动的授课方式,令在座的父老目瞪口呆。

“大人这番教导,当真是醍醐灌顶啊!”

“回去俺就让犊子好生跟着瞿大人读书,将来说不定还能青云直上呢。”

瞿宁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魏国千百年积弊,岂是朝夕可除?

唯有从娃娃抓起,从根本处着手。

当下一代都接受新学,习惯新思想,那融合的桥梁才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