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不上学犯法(2 / 2)
,也想强制天下的孩子念书吧?”
虽然有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但反过来又何尝不是这样?
父子多年,朱标可是把老朱的脾性给摸的极为清楚,眼下哪里还会不知道,他已然是动了仿照后世教育法的心思!
老朱一转头,眼珠子一瞪。“怎么,后世行得,难道咱大明就不行?”
何止是不行,那是大大的不行啊!
朱标一拍大腿,立刻劝道。“确实不行啊父皇!”
没等老朱问为什么,朱标就急急忙忙的为他算起账来。
“首先,父皇您想过没有,既然要强制所有的孩子进学堂学习,那么朝廷每年得负担学堂的钱粮油米,管学生吃喝吧?”
“光这一项,那支出就得多花上多少?”
“其次,父皇您想过没有,我大明六千万人口,两京一十三省,140余府,193州,1138县,943卫,359所,这要修建多少学堂府衙?”
“光是建这些学堂,就要花上多少的银子?”
“再次,父皇您强行让百姓把孩子送进学堂,可是这地得有人种吧?柴得有人拾吧?家里一下少了那么多的壮劳力,百姓他会答应吗?”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但是半大的小子,也已经是家里的顶门柱!
以前的人为什么能生?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养育成本低!
放养式的养育模式,不论干的稀的,胡乱乱吃上一口,七八岁就能帮家里添把手,十来岁就能下地帮着干活,可是现在呢?
如果真的在大明实行强制教育,供养孩子在学堂的花费,这多了一笔开支不说。
家里还少了一口,甚至好几口的劳动力,这才是最要命的!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几乎宣告了这项政策的不现实。
更别提就算百姓愿意把孩子送进学堂,朝廷因此要增加的负担,又是几倍的开支!
经过朱标的这一番解释,终于,脑袋发热的朱元璋冷静下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