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9章 去做坏事(2 / 3)

加入书签

乡,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原本还因为子侄们在京城学习,不舍得离开,这下不走不行了。

孟可宁府里的下人看到赵家一早收拾东西,准备远行,就赶紧禀告了主子。

顾玖“啊呀”一声,“你派出的下人不专业啊,回乡肯定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收拾行李了,怎么才得到消息?”

孟可宁傻呵呵一笑,“我怕祖母知道了骂我胡闹,就找了我乳母的儿子,他管着花园子,可能对刺探消息不怎么精通。”

“你让一个花匠去做探马,真有你的。”公孙晴无语道。

“那现在怎么办?现在去还来得及吗?”

顾玖道:“他不是还没出发吗,咱们现在就走,赶在他们前面,在他们必经之路上,看看能不能做点什么。”

“行,边走边想想对策吧。”

三人出门来,顾玖看到两人带的扈从全都打扮的普普通通,就乐了。

这俩人还知道是去做坏事,让扈从们伪装一下下,真不容易。

她的扈从是公孙湛才给调的,原本她就是一个郡主,这会儿身份不一样了。

徐青阳进了羽林卫,代替成岭的位置。徐青安和陆阿牛一左一右,担任东宫内率卫率,保卫太子安危。

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调动,严修在阔别京城十几年后,调任回京,进了吏部。

程刺史同样调回京城,迁礼部侍郎,作为储相培养。

严相年纪大了,精力不足,也因为儿子任了京官,外孙是太子,为避嫌,把大权慢慢移交,然后就回去荣养了。

另外就是凌志县令和上俞县令,由于不称职,被撸官去职,永不录用。

离过年封印的时间近了,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调查的官员,以及没到位的职位暂时搁置。

一来是没空,二来也不宜一次性调动太多职位,免得造成新上任的官员职能不熟悉,误了公事。

谢家御赐的宅子已经到位,但还需要修缮,暂时不能搬过去,这个年还得在康宁郡主府过。

另外谢二郎在户部和国子监算学院之间,选择了算学院。受顾玖影响,他觉得户部少他一个不少,但在算学院,可以把珠算普及开来,为天下人贡献点自己的力量。

谢三郎没去工部,而是去了兵部武库司下辖的弓弩坊,做了坊丞。

谢三郎不是正经科举出身,只是因为参与设计改进弓弩,有这点功绩,加上和太子的关系,才混了个九品小官。

陆阿牛那天带着羽林左卫,用来制约成岭的弓弩,就是谢三郎和陆铎耗了两三年的功夫搞出来的。

是在顾玖画出来的弓弩基础上仿制的。但效果肯定没顾玖的弓弩那么强大,更没有瞄准镜。

随着高氏封晋国夫人,谢大郎袭宣德伯,谢家的地位水涨船高,上门走动的人家眼看多了起来。

虽然大部分捧高踩低的可以不理会,但有些人家不能不走动。如大长公主及她的孩子们的府上,武阳王府、护国公府等。

高氏出自睢阳侯府,如今的睢阳侯夫人是高氏弟媳妇,同时也是沈舒的婆婆。

因为沈舒的关系,顾玖给下药弄成了瘫子,虽然她不能动了,但睢阳侯府人丁兴旺,媳妇一大堆,来了府上,都以晚辈自居,高氏也不能次次都拒绝,十次里总要见上一两次。

另外沐恩伯府的人女眷也得来往,沐恩伯是徐氏的大伯,虽然这些年沐恩伯府低调的快被人遗忘了,但这会儿二房封侯,沐恩伯府立刻又活跃起来了。

这么多权贵之家,隔三岔五的,不是这个家里老人寿辰,就是那个家里添丁,这家娶新妇,那家嫁女儿,总之事情不断。

高氏毕竟少时就是高门贵女,很快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徐氏也因离京时已经有十来岁了,该懂的规矩都懂了,何况来京城早一点,应对起来也驾轻就熟。

张氏就惨了,一个乡下农妇,突然变成了伯夫人,那别扭劲儿就别提了。为了孩子,还不得的不打起精神应付各种各样的人。

孙氏对如今这阵仗也是慌神的很,后来终于摸到了点窍门。反正她是老三媳妇,上面有婆婆,有两个嫂子,她就秉持着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就微笑的原则,以客套礼貌糊弄过去了。

顾玖对这样的事情是一律不管的,好在她来京城时间不短了,康宁郡主牛气哄哄,不想给谁面子就不给,大家都知道这位是个什么德性。

该下的帖子依旧得给人家下,人去不去就看人高兴不高兴了。

太子册封礼后,这位就是未来太子妃,那就更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其实高氏是一品国夫人,地位高,除了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太妃、王妃外,就数高氏地位尊贵。

而且高氏的封号“晋”,是国夫人封号里最尊贵的。

以她今时的地位,完全可以和大长公主一样,想给别人面子就给,不想给就不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