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 人口暴增(1 / 2)

加入书签

"怎么会呢,不过是近期俗务缠身罢了。但作为皇子,身边守卫重重,即便武艺稍有懈怠,似乎也不足为虑。"魏阳漫不经心地回应道。

高凌风面色一沉,严肃非常:"哼,老夫当年麾下亦有数千信徒,得力手下与弟子不可胜数,最终还不是落得今日这般田地?人心难测,世事如棋局局新,你怎敢保证身边之人永不叛你?"

"我……我坚信,非忠诚之士,本王断不会委以重任。"

"好,即便你有识人之明,岂能确保终身无失?莫非你已忘却不久前密林之中,血滴子杀手那一幕惊心动魄的刺杀?"高凌风冷哼一声,话语中满是警示。

提及血滴子,魏阳心中仍不免一阵战栗。若非轩辕无悔暗中守护,只怕那日已葬身于血雨腥风之中。

感受到高凌风隐晦的关怀,魏阳心头涌上一股暖意,拱手作揖道:"前辈言之有理,待处理完眼前事宜,定当向您请教武功!"

高凌风颔首,重又坐回轮椅之上,随后从床底拖出一大一小两个精致木盒。

魏阳认得,这便是高凌风随身携带的三宝之中的两件,另一宝则是藏有千奇百蛊的万蛊鼎。

"前辈,您这是……"

"若你的暗器之术略有小成,老夫或可考虑将此二物托付于你……"高凌风轻轻摩挲着木盒,脸上情绪复杂多变。

"前辈,这二盒中所藏何物?"魏阳好奇追问。

"此乃江湖人人梦寐以求的至宝,更是我苗疆毒龙教的镇教之宝!"

魏阳一听,好奇心更甚:"莫非这盒中藏着奇毒、法宝,抑或是不传之秘籍?"

"想知道便早日练好暗器技艺!哼,昔年多少人苦求老夫传授一招半式而不得,如今反倒是老夫苦口婆心,恳求你这小子学习本座武功。"高凌风语带凉意。

魏阳嘿嘿一笑,尴尬挠头:"前辈见笑……"

"好了,老夫无暇玩笑,你且去忙,我得再熟悉熟悉这副假肢。"高凌风言罢,再次站起,尝试在屋内蹒跚行走。

魏阳施礼告退,离了后院,穿过府门步入宁德的街道。

自倭寇一役大获全胜,魏阳与宁德名声大噪,街上行人日益增多,各类小店铺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仿佛每次踏足宁德的街头巷尾,都能见证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然而,面对这份繁荣与喧嚣,魏阳并未过分喜悦,因那些店铺杂乱无章,沿街任意摆放,宛如市集般混乱不堪,绝非一个文化与商业并重之城应有的面貌。

魏阳计划待宁德城建蓝图完善后,便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整改。

巡访一圈后,魏阳从南城门文书处了解到近期人口激增的状况。

出乎意料,倭寇来袭前,宁德人口不足六万。

而战后短短两周,人口竟飙升至十万之众,每日更有外乡流民与本土百姓涌入城中。

若按此速度增长,不出半年,宁德人口恐将突破二十万大关,一年后更可能超越宁德府城昔日盛况下的二十五万人口!

但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同时,宁德原有的住房将捉襟见肘,城市拥挤,居民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资源紧张,治安管理等关键问题亦将接踵而至。

为避免此类困境,魏阳亟需从两个有效方案中做出抉择,未雨绸缪……

首项解决方案直截了当,即扩建宁德城垣,增建宜居之所。

然而,此举非上策,它不仅需倾注庞大人财物力,且旷日持久,难解燃眉之急。

另一途径,虽同样需资金与人力之投掷,却目光更为深远。

那便是,将回归乡亲与流离失所者悉数安置于其余六村,借此壮大宁德六村之血脉。

毕竟,魏阳心中早有筹谋,六村复兴,终将重归县城辉煌。

况且,六村周边资源丰富,闲置未用,亟待众多生力军以激活生产,驱动经济!将这天赐之资充分利用,方为上上之策!

念及此关键节点,魏阳速至县衙,向宁德知县刘从文坦陈胸中宏图。

“刘兄,莫看眼下宁德半城空荡,若人口持续激增,只怕无需多时,便会人满为患。彼时再思量人口分流,为时晚矣!”

刘从文轻叹一声,答道:“殿下所虑,下官亦曾念及,但碍于六村房舍尚未整葺完备。相比之下,县城屋宇皆已焕然一新,空置实属浪费,不如先以解民之急。”

“刘兄之见,自有一番道理。然则,忽略了民心所向。或有人向往海滨生活,或心系旧六村土。强留于宁德,将来重返故里,恐非易事。”

“殿下言之有理……”

“更甚者,宁德一旦饱和,晚归的本土乡亲,反将难以居于旧宅,被迫迁徙至相对陌生之六村,此必引民众不满。刘兄,民心不可失!抗倭大业,离不开宁德百姓之鼎力支持!”

魏阳拍着刘从文的肩,语重心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