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特赦诏书(1 / 2)
“此前章若萱擅自调兵一事已惹得朝野非议,诸多言官欲弹劾章宸,我不想再为其添乱。”魏阳答道。
“可那调兵之举,原是为惩治鲁南风,拯救宁德苍生,分明善举啊!”袁旺连连感慨。
“只因我是皇子,章宸身为幽州重臣、手握重兵的大都督,我们身份过于敏感。”魏阳无奈。
“此乃抗倭大业,本就是幽州大都督之责!”老兵困惑不已。
对这位朴实的老兵而言,政治的波诡云谲,派系间明争暗斗,实在难以理清。
魏阳无意多作解释,刘从文在一旁安抚老兵:“你不懂便莫要抱怨。现无实证证明倭寇必至,幽州自然无由出兵。”
“哎,明白了!可这也不成,那也不行,我等该如何是好?仅凭百名新兵,难敌倭寇。”袁旺焦急万分。
“无论如何,我仍会致书朝廷及幽州求助,至少要让他们知晓宁德之危。朝廷虽未必派兵,但章宸麾下不乏智勇之士,或许能寻得两全其美之策。”魏阳言罢。
刘从文点头附和,言辞恳切:“确实,与其等到倭寇侵门踏户时才挥毫疾书求援,不如未雨绸缪。”
张之洞亦颔首,眼神坚定:“我意已决,此事我将独立上报碧霞,并肩殿下留守此地。”
“断不可行!圣谕明确,张统领务必于十五日内启程还京,违令则同抗旨无异!张统领,此举万万不可,我必当力阻。”魏阳语气坚决,立场鲜明。
“可殿下安危,谁人守护?”张之洞忧虑问道。
“吾虽不才,却也能自保一二,况且尚有老将袁旺在侧。”魏阳望向袁旺,微笑中透着信任。
“末将虽力有不逮,但愿以身许国,誓护殿下周全!”袁旺单膝跪地,手抚胸膛,誓言掷地有声。
魏阳急忙搀起老将,面容肃穆:“我魏阳绝不愿任何人因我牺牲!一月之期尚余,何需至此生死相搏。”
袁旺感激回应,魏阳继而问讯:“刘知县、袁教头,二位可知倭寇前次侵扰宁德,兵力几何?”
刘从文迅速答道:“倭寇屡犯,惯用铁甲战舰一艘,最大载量约八百人。”
“八百倭贼,非同小可。”魏阳眉峰紧锁,忧心忡忡。
刘从文又言:“此次或有变数,倭首知晓我宁德驻有千人巡防,兵力或增无减。”
魏阳闻言,悔意难掩:“早知如此,当初便不该将千人巡防交由章若萱。否则,今日之局或可不同。”
“殿下勿需自责,世事难料,倭患骤至,非人所能预见。”刘从文宽慰道。
“若倭寇迟至两三月,宁德或许已聚万民,别说千人巡防,便是万人之师也可立。”魏阳手击案几,心中愤懑。
刘从文鼓舞道:“殿下勿失信心,旬月之间,宁德百姓定能过五万。吾等急召民兵,半月训练,或可一战!”
袁旺摇头,言语间泼洒冷水:“倭寇皆是亡命之徒,日日浴血。仓促成军,岂是其敌?唯气势耳。”
“总胜过束手就擒。幸而武库中铠甲刀盾尚丰,余缺明日即补。后勤补给,我自承之。”刘从文话语坚定。
魏阳赞许点头,轻拍其肩:“幸得你今至,否则诸多事宜何人担当?”
刘从文微笑应道:“初至一日,风云突变,诚非所料。然越是艰难,愈发激起吾之斗志。”
“有此心态,甚好。房屋修缮、人口安置、田亩分配,皆需继续,莫使民心生疑。”魏阳再三叮咛。
刘从文恭谨行礼:“殿下安心,宁德诸事,臣必竭力办理,不负所托!”
“听君一席话,吾心大安。明日吾将北上幽州边关,寻高人相助,望能转危为安……”
魏阳目光扫过张之洞与袁旺,续言:“吾离宁德期间,张统领、袁教头,训练与治安,悉数托付二位。”
“殿下放心!”二人异口同声,坚定回应。
交代完毕,三人依次退出了魏阳的书房,门外静候的莲香轻步而入,为魏阳添上一杯暖意融融的热茶,细腻的关怀在袅袅茶香中弥漫。
“殿下,您面色似乎不佳,可有什么烦心之事?”莲香眼含关切,轻声问道。
魏阳故作洒脱,嘴角挂着一丝淡笑,“区区宁德之地,何足挂齿,不过是重建事务上有些许细节需小聚商榷罢了。”
未将实情透露给莲香,并非源于不信任,实则是魏阳不愿她平添忧虑。
然而,心思细腻的莲香已隐约察觉到,此事绝非寻常。
毕竟,魏阳怎会因宁德重建这等日常政务,特地召见张之洞与袁旺两位武官共商大计?
正当莲香欲开口深究之时,魏阳微微舒展了下筋骨,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我略感倦意,想独自静一静,茶壶留下,你先去歇息吧。”
“可是殿下,让我为您揉揉肩,或许能稍解疲乏。即便回去,我也恐难成眠。”
莲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