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章 谋划兖州,立新皇?(1 / 2)

加入书签

要说这八万士卒的实际消耗,远超三四十万洛阳百姓。

即便拉来十万头猪,与之比较,或许比这八万士卒的食量要小。

可惜啊,倘若能拥有一方肥沃富饶之地,无需再从外地托运粮食,用以养活这些士卒的粮草耗费便能大幅降低。

想到这里,袁武不禁长叹一声。

“哎,父亲身为盟主,如今尚缺一块安身立命的根据地。”

“各地皆有其主,兖州之主已为我所杀。然而,人无信则无以立世,若谋取兖州,恐会失信于天下众人。”袁绍连连摇头,心中满是顾虑。

说到底,还是兖州的位置太过糟糕,东边临近徐州、青州,北边与冀州相接,东边紧连司隶,南边又有豫州,地处中原,属于四战之地。

在未来,无论哪方诸侯欲有所图,必然会对兖州发起攻击。

虽是肥沃丰饶之地,但对于一个势力的发展前期而言,可作为助力臂膀,却不能当作根基所在。

并且,兖州常年战火纷飞,天灾频繁降临,民生凋敝,底蕴匮乏,当下根本没有充足的粮食来养活大军。

前期的兖州,犹如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袁绍不像曹操,前期有冀州老大哥的支持,只需防御南方即可。

再加上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不惧及道义约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乃一代枭雄。

在兖州大肆横征暴敛以收集粮草,待百姓难以生存之时又搞起屯田,甚至死后,也能将一切为己所用。

关键时刻,竟将天灾人祸化作军粮。

对待普通百姓,可谓是吃干抹净,榨干最后一滴血。

心肠如此狠辣,活该他最后能够击败袁绍,成就一番大业。

反观袁绍,主张无为而治,喜欢广撒大网捕鱼,给百姓留存了生存空间。

也正因如此,袁绍虽有两块辖地,但袁武依旧认为缺少一块根基之地。

缘由无他,地盘面积过小,难以供养军队。

袁绍身为渤海太守,对渤海拥有控制权。

可惜渤海有一半掌控在韩腹手中,在讨董之前,他一直在渤海监视袁绍,生怕袁绍起兵谋反而连累自己,即便到了现在,也始终没有撤兵。

可惜从渤海调运粮草路途太过遥远,并且还需穿过整个冀州,全程都处于韩腹的监视之下,着实难以令人安心。

其二为河内郡,袁绍将大半兵力屯集于河内郡,如今大半年过去,早已将河内打造得如铁桶一般,袁绍对河内的掌控力更甚于东边的渤海。

可惜河内常年战事不断,百姓生活困苦,粮草短缺,能养兵一万已是极限。

袁绍也不愿横征暴敛,加重百姓负担。

因此,虽有两块地盘,却一直面临粮草不足的困境。

如今,这五万大军能够饱腹,一大半是靠着冀州牧韩腹的接济。

韩腹虽然立场摇摆不定,但到底是袁家门生,在袁绍身为关东联军盟主的大势之下,最终选择为其提供粮草。

总之,袁绍与韩腹的关系极为复杂,似敌又似友,一时间难以说清道明。

袁武接着劝说道:

“哎,父亲的仁义我知道,可我们没有足够的地盘,大军的粮食全依赖外人,一举一动都要看他人脸色。如今我们就如同怀中的婴儿,一旦被断了奶,就会面临饿死的危机。”

“难道,您真的指望韩腹会一直为我们供养军队吗?”

袁绍摇头,只见袁武继续道:“哎,还是先拿下兖州,再作其他打算。”

“父亲不过是担忧仁义之名受损,但倘若众望所归,是兖州的百官共同推举,期望父亲坐镇兖州,保兖州安定太平,那便另当别论了。”

“名利双收,倒也可行。”袁绍沉思片刻,点头表示同意。

父子二人抬头对视一眼,袁绍笑道:

“看你的样子,想来心中已有妙计,具体如何,详细道来。”

“知我者,父亲大人也。”

袁武嘿嘿一笑,凑到袁绍耳边道:

“第一,我们供养这三万兖州士卒,不让他们回到老家,以免增加兖州的实力。

等待兖州的黄巾之乱死灰复燃,再等待冀州的黑山贼在兖州发展壮大,必然会激怒兖州的百官。若他们无力解决,定会寻找首领,联合起来抗击贼寇。

第二,父亲发动人脉关系,联络济北相鲍信、陈留张邈等手握实权之人,再联系兖州的名士,游说百官,让他们推举父亲担任兖州牧。

只要兖州内部忧患不断,以父亲的威望,怕是不去兖州都不行。

到时候,反倒是兖州人必然会箪食壶浆,迎接父亲大驾。”

袁武一脸谄媚,双手抱拳向袁绍行了个揖礼。

“不错,仁儿你愈发聪慧了,不错,不错。”袁绍轻抚胡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