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3章 大汉的都市王?(3 / 4)

加入书签

,因为人族聚集,阳气跟大汉国运的交织下,大雾在靠近城墙的位置就被阻拦了下来。

一些实力强横,生命悠久的诡神能够及时从那种迷幻的感觉中清醒过来,但即便如此,这一个个的也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凉州被诸神之战打的疆土破碎,但西域也讨不了好啊,大火延绵之下,有多少异族葬身火海,更别提北边匈奴人的神道扛把子被烧的魂儿都没了,不能说至此匈奴一蹶不振吧,但也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唯一算得上麻烦的也就是位于高原上的羌族。

而与此同时,在这大汉的土地上,同样的一幕正在各个山间,野外的地方上演着,因为距离的问题,幽州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但在这些诡神麾下,仍然有大量的诡民百姓踏上了归家的旅途。

幽冥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安置亡魂跟诡神的。

与其等到压抑的情绪无法遏制之后,凉州发生叛乱,还不如早做打算。

而大汉肆虐的诡神,只不过是挑了一个好时候。

百姓不会想这么多,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凉州种地收成不好,还得交税,时不时羌族跟匈奴来打秋风,再加上,凉州虽然荒僻,但也因为狭长区域下,可被人族利用的范围不多,荒野之中存在大量的牛诡蛇神选择真的很难做吗?

温润的光芒,自官道旁的树丛中亮起。

后者还好,搭个草棚就能先凑活十天半个月的,但缺了粮食,没几天就得饿死一大票人。

风势愈演愈烈,从习习凉风,到呜咽风流只不过用了一盏茶的时间,而伴随着狂风的吹拂,本是早秋之季的大汉,陡然间像是进入了寒冬一般,草木上都凝结起了一层纤薄的冰霜。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打羌族这活儿,益州也能替代啊,更何况益州富足,能大量的减少维护成本。

而在圆圈之中,几位身披袈裟,脑壳反光的和尚,正面色凝重的看着眼前汇聚的魂魄。

就在人间因为大量魂魄被诡门关牵引,踏上直通幽冥的归途的时候,在阴煞弥漫,一切都被浓雾所遮蔽的野外,却突然多了一簇橙黄的光芒。

“嗯,尔等要去哪里?”

自山林,墓穴,低洼处涌动出来,行进在各种道路上,扫荡着,搜刮着,任何在野外跟它们碰到的生灵,都难逃脱形销骨立,魂魄离体的结局。

然而,即便诡王的法力消耗过半,凝实的魂体也显的有些苍白,虚幻。

也因此,东汉朝廷中的一些人就有了收缩战线,放弃西域、凉州,在并州、益州重兵防守的保守想法。

而在这里,无穷无尽的阴煞正在聚集,在哪怕常人都能清晰观测的视线下,浓雾之中影影绰绰,无数的身影行动此间,扛着一块块粗糙打磨的青石,于某处平地开始搭建。

当然,这是以县令的视角来看待的。

当县令召集附属的官吏,拆人去并州跟其他方向寻找凉州失散的人群,并派人去附近的县城要粮的时候。

略作思考之后,他熟练的从怀中拿出了苍玉。

地祇在时,虽然也放任诡神为祸,让它们的存在彰显神灵的必要性,来获取大量的香火跟祭祀,虽然也很恶劣,但有人管辖总归还是有几分规矩在的,可地祇尽数死亡后,失去了辖制的牛诡蛇神们必然疯狂霍乱,大汉必然派兵镇压。

而六道轮回也不是现在的张珂能立起来的,即便是简化版本的,他也没有相应的权柄跟材料,至于世界本身能配合张珂已经很给面子了,这种事关世界根本的权柄,他并不指望对方会传达给自己。

那些不明所以的诡神,看着阴煞升腾,似有弥漫四方之象,再加之一直按在头顶上的枷锁尽去,竟纷纷活跃了起来,走出了自己的老巢,汇聚成庞大的阴兵洪流。

更何况,若是真被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借此机会一口吃个大的,缩短时间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荆州,临近岭南交州的某处山间溶洞内。

更何况,现在,大汉的本地神,对张珂畏惧颇多,恐怕还不等他找上门去,就早早的都跑了。

事实上,即便按照正常的神话史书,在张道陵伐山破庙之后,仙神们也结束了自己的忙碌各自归位,而后地府的建制也被迅速成立起来。

也因此,虽然只有白马寺作为立足点的佛门,在察觉到大汉的风头陡然变换的时候,忍耐不住露出头来。

当然,想法是想法,但在尚未尘埃落定之前,凉州的存在仍然是有必要的,只是有了这一遭之后,放弃凉州的声音必然在朝堂上喧嚣尘上。

诡神也好,魂魄也罢,已经死过一次的生灵,本就不应该存在物质位面,或许在虚空之中,有其他的世界的物质位面能够承载生命跟亡灵一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九州显然还是随大流的。

至于游离在荒野中的无主魂魄,连清醒的机会都没有,便摇摇晃晃的踏上了西去的路。

将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