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二章 世故(1 / 2)

加入书签

王母吓得浑身抖如筛糠,早忘记了嚎叫。

早听女儿说这个继子狡诈难缠,凡事都尽量避让,她还嫌女儿胆小,竟然会怕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今日这一箭,她算是知道为何女儿不敢招惹他了。

他们只是算计钱财,这小子,是要人命!

“杀人啦!”反应过来的王母冲着街上大声喊道,在她刚要喊出第二声时,又一支利箭射过来,堪堪擦过她的鼻翼。

王母觉得自己喉头干涩,想嚎却嚎不出来。

他不是在吓唬人,他是真的要杀人!

她看着那白衣少年走近,来到她身边,俯身说道:“你自回家去,会有人出钱帮你赎人。但若再敢打这宅子的主意,下次箭就没有这么准了。”

她指着王母的心窝处,“也许是这里。”又指向太阳穴处,“也许是这里。”

她的声音轻柔,没有任何威胁的味道,在王母听来,却犹如夜叉恶声。

王母顾不上纠缠,从地上麻利站起,带着一身尘土枯叶仓皇离去。

谢焘从未见过儿子这一面,他记忆中的儿子向来通文达礼,从不记得他跟人动过手。

原本,他盘算着让谢凝出些钱,听说他给人诊病,积攒下不少钱,仅医治荣公子,就赚取数万贯。但眼见他如此,不知该如何开口。

“凝哥儿,你、你怎能如此对待你外祖母?”谢焘说着责备的话,却又觉得如此说名不正、言不顺。

王母从不把自己当女婿,又何时把谢凝当作外孙儿?

“父亲,我以君子之礼对她,可有不妥?”谢凝放下襻膊,松萝上前将衣衫整理平整。

“你拿箭射她,怎么能说是君子之礼?”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适才向她展示君子之艺,是为君子之礼。”谢凝转身,看向父亲,“还有,我外祖家姓谢,不姓王。”

一句话,噎得谢焘说不出话来。

他对这个儿子,自知是有亏欠的,从不对他有过多的要求。

自王氏进门后,对谢凝多有苛待,他亦是知晓的,但每每他出言劝阻,王氏必然闹得家无宁日。

谢凝自幼性子沉闷,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从不出声,更不会哭闹求助。

是以,他渐渐忽略了这个病弱的儿子,认为只要顺了王氏的意,家里不再有吵闹声,能让他安心读书,日子能过下去就知足了。

半路夫妻,哪家是容易的?

谢焘看着儿子依然瘦弱的身影,问道:“凝哥儿,你可是怨我,怨我这个做父亲的窝囊,从来没有为你出头?”

谢凝摇头,面色平和,“从来不曾。”

要说怨,也应该是广灵观的谢凝心怀怨恨,走的不甘。

而好,不过借用了这具身躯,何怨之有?

“凝哥儿,你可知道操持一个家不容易,你母亲撑起家业不易,她打理家也不易,我平日遇事和稀泥,不过是希望日子过得安生些,这些年,我过得也不易。”谢焘见儿子没有说话,继续说道,“她一个女子,打理清风楼,操持家务,虽然性子跋扈些,终归也是为了谢家着想。你若手里有钱,能帮还是帮她一把。”

他口中的‘她’自然是指王氏。

关于谢凝帮荣氏公子诊治的事,他也听六安提过,一次便送了两万贯。

他若想救,必定能救。

“父亲,她是你的妻子,却不是我的母亲。”谢凝说道:“父亲可曾想过,当年在广灵观,冬夜里连一床薄被、一件棉衣都没有,我过得可容易?重病不医,姨娘为我送来了寿衣,父亲从未踏入过苍梧斋半步,我过得可容易?”

“你、这是在怨我?”谢焘问道,内心颤颤。

“不是怨。”谢凝唇边一抹浅笑,“只是想告诉父亲,这世间,每个人有都有自己的不易,不要用自己的不易揣度别人的容易,也不要用自己的容易揣度别人的不易。”

“这世间有很多事是不堪说的。有些事不能说,有些事不想说,但不说不代表它没发生过。”

那些事情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可能早已忘却,于自己,却是刻骨铭心。

“凝哥儿说的是呢!不说可代表它没发生。”身后传来圆润的女声。

大房陈氏提着菜篮自宅门进来,她今日去菜场买菜,没承想看到这么精彩的一幕。

那王老太太,是比王氏还要刁钻跋扈的泼辣户,能让她夹着尾巴落荒而逃的,除了谢凝,她还没有见到第二个人能有这个本事。

就凭这一点,她看好这个侄子。

“三弟。”陈氏看向谢焘,声音里带着笑,话里却带着刀子,“嫂子说话直,你别见怪。自王氏嫁进谢家,把宅子、清风楼搅合成什么样子?恨不得把谢家搬空了给王家,清风楼让她娘家哥哥把持着,你看见了也装没看见。这倒也罢了,说到底,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