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民国女作家的二三事(16)(1 / 2)

加入书签

明曦:“我刚刚取到了稿费,一共是十二元,我想了想,大概在月底之前,我就能攒够三十元,给哥哥也报个学校。”

明朗:???

什么稿费?

明朗非常迷茫和震惊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她不是去卖报纸吗?怎么又写起文章来了?而且还拿到了稿费??

“什么稿费?你去投稿了吗?”明朗非常吃惊地看着自己的妹妹,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妹妹还有这方面的天赋。

明曦点点头:“哥,我们回家吧,我把我写的故事念给你听听。”

明朗有些为难地垂头想了想,他今天才拉了两个客人,根本没赚多少钱。

可这也是妹妹头一回早早叫他回家,要给他念她的稿子听。

明朗抿了抿唇,抬头对明曦露出一个笑脸:“好,哥听你的,咱们回家。”

回家的路上,明曦就劝明朗把车子卖了。

但明朗非常舍不得这辆花了六十大洋买的二手车子,他没什么文化,做不了其他工作,能拉车已经非常幸运了。

很多人连买黄包车的钱都攒不够。

明朗对这辆黄包车有着很深的感情,垂头默默道:“小曦,哥没本事,像哥这样的人,除了拉车还能有什么活路?”

“这辆车子就是咱们的饭碗。”

“吃点苦不要紧,哥不怕吃苦,只要能赚钱就行……你也别替哥瞎担心,你哥哥还年轻,有的是力气,干点苦力活没什么的。”少年的声音闷声闷气的。

他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他说的都是真心话。

明朗是这个时代忍耐度非常高的另一群底层人民,他们默默忍受着这个时代施压在他们的一切,不敢生出任何丝毫抗争的念头。

他们对于生活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有一口饭,能活得下去,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明朗习惯性地对站在身旁的明曦努嘴道:“小曦,你上车吧,哥拉你回家。”

明曦摇摇头,看着过往黄包车上的先生,太太们,想了想问:“哥,你说为什么有人生来就能挥金如土,有人一生辛劳,却仍然跟地里的老牛驴子一样,贫困潦倒?”

“哥,勤劳就能致富吗?”明曦的眼神好像没有焦距一样,扫过整个位面。

虽然此时的华夏人对西方人带来的科技和文明感到震惊和自卑,但在明曦看来,此时的西方也远没有华夏人想象的那样美好。

战争,贫困,鸦片,饥荒……目前的这个位面,无论西方还是华夏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明朗愣了一下,停下脚步,诧异地转头看着身旁的妹妹。

也许他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妹妹。

明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对于明曦的问题,没有开口回答。

回家前,明曦又拽着明朗,强硬地把他拖到鞋店,去买了一双新鞋子。

明朗捧着旧鞋子,低头看着脚上的新鞋,满眼都是肉疼之色,弯腰就想把鞋子给脱下来:“不买了,这鞋子居然要五角,都够买两斤猪肉了……这旧鞋我回去补补就行了。”

但是明曦却抢先把钱给付了,然后拖着弯腰脱鞋的明朗就走。

明朗鞋脱一半,被明曦这么一拽,只能无奈地跳着脚跟她出门了:“等等,好好好,你让我把鞋子穿好……”

此时的明朗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妹妹好像力气有点大。

“小曦,你的力气还挺大的。”

明曦:“哥哥的力气也很大呀,能拉车。”

“可我是个男孩子,力气大是应该的,你一个女孩子……”

“哥你别瞧不起人,女孩子也有力气很大的!”

“哥哥知道妇好吗?”

“什么?”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武力值爆棚,一生多次征战沙场……还有花木兰、秦良玉、梁红玉、平阳公主,我跟你讲啊……”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少年拉着车,满脸笑意,身旁跟着一个喋喋不休的少女,两人渐渐走远。

而此时,在上海影响力最大的《沪上时报》报社里,却挤满了四五个的编辑,几人的头都凑在一块,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同一篇文章:

《勤劳能致富吗》

是一篇格式非常标准的议论文。

这篇文章是被《沪上时报》的主编从一大堆稿件中亲自挑选出来的,作者叫轩辕光,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

“诶,你们谁认识这个轩辕光吗?”

“不认识啊,没听说过呀……”

“这作者可真是挺敢写的,看来咱们沪圈往后,又要多一个如葛舒伦先生那样的措辞犀利,以笔代伐的作家了。”

《勤劳能致富吗》一篇极具挖苦讽刺阴阳怪气的文章,在第二天早上就被刊登出来了,而且是在《沪上时报》上的第一版页面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