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章:时也命也,无从争辩(1 / 2)

加入书签

“钱老,有什么问题吗?”田宇主动问了一句。

钱学力表情有些纠结,过了许久才回道:“这两家公司的老板董黎明,恐怕不会愿意出售。”

“我已经打听过了,这两家公司目前都处于半瘫痪的状态。”

田宇故作不解地说道:“公司经营既然出了问题,那壮士断腕才能及时止损啊!”

“而且该出的钱,我们也一分不少,难道在涟水镇,他连钱老您的面子都不卖吗?”

话说完,田宇顺势就抛出去了一顶高帽。

但很可惜的是,钱学力并没有接过田宇抛来的高帽,而是摇了摇头道:“我在涟水镇这么多年,在别人面前或许确实有几分薄面,但是董黎明肯定不会给我面子…”

“嗯?”田宇眉头微皱。

钱学力解释道:“如果不是我,董黎明可能比现在过得更好…”

都说涟水镇一穷二白,这句话绝对是事实。

而在二十年前,感觉到改革春风的董黎明,也明白了留在家乡不会有任何作为。

所以他毅然决然地投身进了下海的浪潮中,机缘巧合再加上自身肯吃苦,不到十年的时间,他就累积了数十万资产。

九十年代初期的数十万资产,可不是小数目。

尤其是

在涟水镇这种小地方,董黎明更是成为了天花板一般的存在。

有了钱之后,董黎明第一时间就将家里处于涟水镇边缘位置的两间茅草屋,换成了一个三进出的四合院。

别看董黎明住得挺偏,但有一说一,每到新春将至时,到他家拜年的人聚一块儿,那镇府办都热闹。

都说人有了钱以后,物质需求就会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精神追求。

有一句谚语叫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简单点说,就是董黎明在基本实现财富自由后,他就希望能够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了。

尤其是那会第一次启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活动。

董黎明作为当时涟水镇的首富,自然也成了钱学力镇长的座上宾。

那会儿的董黎明口袋鼓鼓,意气风发,一听到市里打算推动涟水镇经济发展,也就有了想法。

再加上钱学力的不断劝说,没过多久涟水饲料厂和涟水清泉水业公司也就成立了。

可那一届的领导班子,大多只是为了上行下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等董黎明将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投入到涟水饲料厂和水业公司后,扶贫工作却没有了下文。

不但上级领导答应的相关补贴,成了

空话。

就连承诺的修建公路的消息,也逐渐成为了传说。

没有了官方的扶持,原本轰轰烈烈大规模招人的饲料厂和水业公司,很快因为董黎明的资金短缺就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

如今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董黎明为了这两家公司已经耗尽了家财。

而曾经跟钱学力关系极好的董黎明,如今看到前者就跟看见了仇人一般。

听完钱学力的讲述后,田宇感慨道:“这件事儿说不上谁对谁错,只能说时也命也。”

钱学力苦笑着说道:“田老板对不起,我是真想给你提供帮助,可这件事儿…”

“钱老,您不用说了,您的意思我明白!这件事儿我再另外想想办法吧!”田宇笑着回了一句后,迈步离开了钱学力的办公室。

两天时间一眨眼就过去。

田宇最终仍是选择了镇中心区域那块地,并且已经联系好了相关的建材商和施工队。

只等涟水镇到湘中市区全线通车后,1023食品加工厂就将会第一时间修建。

而另一边,徐天印也将自己准备好的计划书,轻轻地放在了父亲的办公桌前。

“不错!”

徐海岩随意地翻阅了几页计划书,难得地赞叹道:“看得出

来,这份计划书,你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爸,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徐天印轻声说道:“我考虑过未来随着涟水镇的发展增速,同时还对您给出的方案进行了细微处的调整,在最后三页。”

“哦,是吗?”

徐海岩将计划书翻阅到最后三页,扫了一眼后,目光也变得明亮了些许。

“你的想法很好!”徐海岩很赞同地说道:“我能看得出来,你确实有心在涟水镇干出一番事业。”

“这样吧,我们先期投资三百万建厂,如何选址你自己斟酌,我只看最后的结果。”

“如果前期进展顺利的话,后期两百万的资金我会第一时间给你加上去。”

徐海岩目前手里头的事儿并不少,即便他有心在涟水镇注资,也没有更多的精力管理。

同时,他也抱着和温文一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