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4章 小王的豪宅,李建昆的家底(1 / 2)

加入书签

第334章小王的豪宅,李建昆的家底

“滴滴!”

娘娘庙胡同,一辆银白色达拉出租车,缓缓驶入。

路人纷纷避让。

小轿车在一座四合院门前停下,风尘仆仆走下一大两小,三个爷们。

大的扛着一床旧棉被,两个小的提包拎箱,明显刚走远门。

“汪汪汪!”

“叫啥叫,你不认识谁啊你。”

梁叔打开院门,三人走进来。李建昆按住小黄的狗头,搁这秀存在呢。

小龙且不提,小虎以往常过来,就算来得最少的老林,如今每月都要走一遭。

这不,三人例行公事,刚从南方回来。

林敬民扛着旧棉被,直奔正北房,到地方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算落下来。

小龙从南方给父母带回些新奇玩意,献宝似的拿出来给他们瞧,一家三口团聚,其乐融融。

小虎深受感染,想起自家父母和妹妹,归心似箭,道过别后,嗖嗖跑路。

李建昆跟着走进北房,林敬民照例给他汇报工作。

老林每月去南方,主要是财务审计,三处地方:至尊音乐、茶花大队磁带厂和中英街的铺子。

附带替李建昆巡视工作。

跟过去的钦差大臣似的。

聊到最后,林敬民道:“翻版磁带厂那边产能是过剩的,高第街的一间铺子虽然生意好,但还是赶不上生产。”

“我知道,小院不是腾出间铺子吗,在装修。”李建昆回道。

“你想在北方搞磁带批发?”

“有何不可?”

不是不可,林敬民觉得要卖疯。京城这边的歌曲磁带,品质良莠不齐,还稀缺得要死。

像邓丽君和刘正文的磁带,甭提新歌,老歌都备受追捧。青年们越来越张扬个性,大街上不乏有人堂而皇之哼着靡靡之音,《甜蜜蜜》风靡至极。

李建昆问道:“设立特区后,现在情况怎么样?”

“难!”

林敬民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娓娓道来。

他也是去过才知道,真正的特区只占鹏城全市的六分之一。

这等于一个城市,两种制度。

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态度,相当保守。

特区建设无疑需要大量人才,可鹏城30万人中,据说仅有两名工程师,有大学学历的干部六人。

想从羊城调人才吧,没人愿意,不少老干部还痛哭流涕,说不能这样搞。

李建昆听罢,一阵沉默,想到那边人才匮乏,也没想到缺到这种程度。

他没由来的想到徐庆有,这孙子颠过去,还算妥妥的高级知识份子,至少北大读过两年。

“最难的还是钱。”

林敬民颇为感慨道:“特区占地3275平方公里,相当于153个蛇口工业区,伱猜怎么着?才给3000万贷款。这够干嘛的,真以建造城市的标准,还不够搞几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

所谓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土地平。

李建昆带着抹唏嘘道:“一来国库没钱。二来,此事多少还属于实验性质,上面信心不足。”

林敬民点评道:“我看搞不起来。”

那你可错了。

李建昆咂摸着,特区最后是怎么搞到发展资金的?

对啦,卖地。

他一时精神恍惚,京城这边在讨论房改,经他一顿输出,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有结果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然而特区那边却嗷嗷待哺,似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难道港城的房地产模式,终究不可避免要引入吗?

“对啦,林新甲让我给你捎个口信,说那个什么电影上映了。”

李建昆点点头,合计着年底前还得过去一趟,投资八十万,账得收回来。

林新甲告辞离开后,他也没在家里久待,找只手提包,把塞在棉被里的钱取出,装好,往“缝合怪”后座一撂,颠向海淀小镇。

寻思给梁家三口一些独处时间。

王山河在海淀小镇上置了套宅子,地址李建昆知道,来还是头一回。之前徐孙子不是各种找机会阴他么?

六尺巷。

关于这条胡同,王山河给李建昆讲过一个故事,也是他看中这里的一个缘由。

说早年间,六尺巷有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吴,一家姓张。两家院墙中间有一条小夹道。

某年张家时来运转,准备修葺宅子,便想把这夹道占了。吴家自然不能答应。

双方互掐起来。

那不得了,都是豪门大户,谁家没靠山?

摇人呗。

张家还是猛些,族宗内有人已经官拜宰相,张家派人去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