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9章 地479章:危难之际,招天下志士,共赴国难(1 / 2)

加入书签

“真是太了不起了,十年了还能保持心中热血,真是太难得了。”

“郁郁不得志,受同僚排挤,受皇帝冷落,文天祥还能保持爱国之心,此等心胸怕是没几个人能做到吧。”

“哎,真是太令人心痛了,任凭文天祥如何努力,下场依旧是那么悲惨。”

“不管结局如何,他起码没有放弃努力,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岳飞和文天祥能够联手,南宋何愁不兴。”

……

撒西宁看着石壁上的诗词,心中满是敬佩。

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坚持十年更是难如登天。

但,文天祥却做到了。

“撒兄,你说我能成功吗?”

文天祥看着撒西宁,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撒西宁淡淡一笑,道:“无愧于心就好。”

“哈哈哈!”

“多谢撒西宁点醒我。”

“没错,无愧于心就行,其他的何须顾忌。”

……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几个年头。

1271年,忽必烈在蒙古正式称帝,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立元朝。

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此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忽必烈的蒙古铁骑已大举入侵四川,并顺汉江而下,围攻襄阳。

当时南宋的“智x”皇帝宋

度宗赵禥依然日夜享乐,一夜临幸三十多个宫妃,不理朝政,国家大事被国舅爷贾似道这个宰相一手遮天,贾似道为保自己的荣华富贵,对前方战事一直隐匿不报,宋度宗被蒙在鼓里。

1274年,时年35岁的宋度宗在皇帝位子上坐了整整十年之后,终于因酒色过度而死,年仅四岁的宋恭帝赵显继位。

宋恭帝继位后,明面上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朝廷实权实际上仍掌握在宰相贾似道手上,他权倾朝野,剪除异己,一时间没人敢放个屁。

但残酷的现实不容南宋朝廷喘息,此时的蒙古大军已盘踞北方多年,并在忽必烈的带领下攻下襄阳、樊城,下一步就是进军临安。

面对如此危机,谢氏惶恐万分。

急忙召集群臣商量对敌之策。

同时更是召集各地兵马进京护驾。

奈何,当时的南宋已经腐败到骨子里,没人听从她的命令。

尤其想到凶悍的元军,想出手的也选择了放弃。

可以说,谢氏已经成为了光杆司令。

然而,面对危难之际。

文天祥却没有退缩。

此时的文天祥在赣州任职。

在接到昭令之后,忍不住失声痛哭。

他最担心的一天还是来临了。

暂的悲伤之后,文天祥很快调整了过来。

随即开始寻找各地,组建队伍。

在文天祥的号召下,上万人的队伍短短数日便形成。

为了准备粮草,兵刃,文天祥更不惜散尽家财。

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畿,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

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我为此深感遗憾。”

“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德祐元年(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临安,担任平江府知府。

文天祥辞别宋恭帝,之后上书说:“朝廷之内,具有姑息、求和意向的大臣很多,具有奋发之志、果断处事的人却很少。我请求处斩吕师孟作为战事祭祀,用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又说:“我大宋吸取五代分裂割据的教训,削除藩镇,建立郡县城邑,虽然一

时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国家因此渐趋削弱。所以敌军到一州就破一州,到一县就破一县,中原沦陷,悔恨、痛心哪里还来得及。”随后,他建议将天下分为四镇,设置都督作为统帅。

但当时朝议认为文天祥的议论过于疏阔,难以实行,故而未予采纳。

然而,此时的元军距离临安城只有三十里。

见状,不少大臣纷纷逃亡,就连左丞相也是如此。

谢氏和宰相陈宜中惶恐万分,急忙派人前往元军求和。

当听到元军点名让他去的时候,陈宜中心中大骇,在前往议和的途中偷偷跑路。

此时,张世杰宁死不降,与元军与海上展开战斗。

无奈之下,谢氏只能让文天祥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