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四章:人人如他,世间便再无庸才(1 / 2)

加入书签

屏幕中。

孔子带着撒西宁来到一处安静的庭院前面。

“寒舍简陋,还请先生不要介意。”

孔子歉意一笑,身后推开了房门。

看着屋内的陈设,屏幕前的观众不由得睁大了双眼。

“不是吧,这就是孔子的房间嘛,这简陋得太过分了吧,感觉就比乞丐好一点点而已。”

“乖乖,家徒四壁,千疮百孔,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房子被炮轰了呢。”

“额,学费呢?孔子收徒不是要收礼的嘛,难道都施舍给穷人了?”

“春秋时期是贫穷落后,房子构造也简单,可是这有点简单过头了吧!”

撒西宁看着简陋的寒舍先是一愣,这陶渊明的陋室铭还漏。

看到撒西宁一脸错愕的表情,孔子淡淡一笑:“让先生见笑了,我们还是去别处吧。”

“不不不,夫子莫要多想,晚辈并没有其他意思。”

“能够进圣人房间,对晚辈而言可是无上荣耀。”

说完,撒西宁迈步走进了房间。

房间大约二十平方,除了床,桌椅,和几排书架再无其他物品。

撒西宁走到桌子前,打量着桌上的竹简,欲要看看圣人平时都看什么书。

“先生,是否好奇此屋没

有刻笔!”

“刻笔!”

撒西宁目光一扫,发现桌上还真没有刻笔。

要知道,春秋时期的记载方式是用刀在竹简上刻字。

这是每个读书人必备的工具。

孔子这种大圣人居然没有。

撒西宁岂会不好奇呢。

此时此刻,就连屏幕前的观众也是好奇万分。

刻笔对文人来说,就像剑客手中的剑那么珍贵,那么形影不离。

“我去,孔子不会是用腰间的大宝剑刻字吧。”

“不对,孔子肯定别有用意,要不然不会问出这番话。”

“怎么没有刻笔呢?难道都是吩咐学生代写?”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撒西宁开口询问道。

“夫子为什么不备刻笔呢?”

孔子淡淡一笑,拿起桌上的竹简,看着撒西宁道:“在先生眼中,这刻笔有何用途。”

“有何用途?!”

撒西宁沉吟片刻,开口道:“当然是记载的工具!”

在春秋时期,刻笔就是为记载而生,至于其他用途撒西宁还真想不出来。

至于,切西瓜,剔牙,撒西宁断然不会往哪方面想。

刻笔对文人而言,堪比生命,绝不会如此亵渎。

“没错!”

孔子笑着点点头,继续道。

“但

你可知我没有?”

“晚辈,不知。”撒西宁摇了摇头。

“因为我的刻笔是他们?”

孔子淡淡一笑,伸手指向不远处的学堂。

“孔丘所知所想都交给了他们。”

“传承也是一种记载,所以我说他们就是我的刻笔。”

闻言,撒西宁似有所悟地点点头。

孔子思想已经耳熟于心,记忆就是书籍,所以不需要将其刻录在竹简上。

还有就是,他的教义已经被学生习得并记录下来。

所以,此时的孔子还真不需要刻笔。

当然,最深层含义是教义是要传给世人的,而非刻在竹简上存放。

如此一来,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

“夫子,你虽没有刻笔,但戒尺不少,这是为何?”撒西宁看着书架上数十把戒尺,心中充满了疑惑。

“戒尺的作用是惩戒,难道夫子的学生很顽劣不成?”

此时此刻,屏幕前的观众也充满了好奇。

刚才惩罚子贡的一幕他们还记忆犹新。

这戒尺绝对是警戒学生的至宝。

但是,一下准备这么多,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孔子淡淡一笑,走到书架旁,伸手摘下一把戒尺,轻轻抚摸之后,转而看向撒西宁道。

“人

生短暂,我们应珍惜每一寸时光,勤学苦读,自强不息,不沉沦,不荒废。”

“而这戒尺正是孔丘警醒自己用的。”

“教不严师之惰。学生犯错,也是因为老师的不负责任,所以我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做那误人子弟的懒师。”

孔子的解释倒是打消了不少撒西宁心中的疑惑,不过这仅仅是一点点而已。

要是到,孔子的戒尺多数十吧,堪比批发。

就算会警醒自己,一个不就够了吗?

此时,屏幕前的观众也怀有同样的疑惑。

“不对啊,就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