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饮食文化(3 / 3)
房,看着门口坐着的忠伯,站在两侧的爱国跟木生。
歉然道:“忙过头了,让大家挨饿了。”
忠伯无所谓:“老爷,制作完成了?”
李抗战点头:“我让柱子做饭,就用制作出来的调味品,一会儿你们都尝尝就知道了。”
其实耗油已经有人食用了,但还没有普及而已。
耗油是在八十年代,先流行广东、福建、香江等地区,在大陆地区知道的人比较少。
后来随着蚝油越来越普及,大家才会熟知。
耗油,其实并不是专门的研制出来的,清代有一个人叫李锦裳,也就是后来徐锦记集团的创始人。
当时他为了补贴家用,在小茶寮煮蚝出售。
但是有一天煮蚝时,因别的事忘记了火上还在煮生蚝,好久之后,竟然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揭开锅盖呈现在他眼前的竟是一层层厚厚的、棕褐色的稠汁,鲜香独特的味道扑鼻而来!
于是他尝了一点,顿时觉得味道鲜美至极,就这样蚝油诞生了。
蚝油虽然用途广泛,适合多种烹饪方法,但蚝油的原料和制作工艺都和酱油是不同的,不属于发酵制品,鲜味也很容易流失,在使用上也有一些限制。
很多人没注意的是,蚝油瓶子上印有”开盖后,放入冰箱冷藏“,蚝油因为是生蚝制成,和耐储存的酱油不同,高温下会容易变质,所以蚝油打开后,不要和调味品一起放在灶台旁,用完以后尽量放入冰箱中冷藏起来保存。
不过这与他李抗战何干,现在是六十年代的香江,这耗油的创始人他当定了。
不容易储存,那就只能用点防腐剂了,不过这都是后话。
傻柱把饭菜做好,李抗战还邀请了郑爱国,跟郭木生,郭木彩一起坐下来。
“哥,我们跟着佣人去厨房吃就行。”
李抗战:“坐吧,主要是想让你们品尝一下,看看味道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郭木彩给娄母盛了碗汤,娄母闻着扑鼻的香气,用汤勺送到嘴里尝了尝。
“这鸡蛋汤,太鲜了。”
娄母吃着油菜香孤,也是赞不绝口!
每道菜的味道都十足,突出了一个鲜字。
李抗战笑道:“其他的调味品,我慢慢研究,但这两样必须立马投入生产。”
“一旦,连锁酒楼开业了,每天要消耗大量的调味品!”
娄母:“把环节拆分开,不然容易被人泄露出去。”
李抗战点头:“妈,我想到了,但这样也瞒不了多久。”
“只是,咱们有了这个空挡的时间,就能够把咱们李氏鸡粉,李氏耗油罐装,卖到千家万户去。”
娄母听着女婿心里,有主意就不在操心。
李抗战是个精明的人,必然不会吃亏。
看着傻柱,李抗战道:“柱子,香江人不能吃辣,你的川菜到时候必然会受到阻碍。”
“我建议你,不要做的那么辣,以微辣刚刚好。”
“因为是沿海城市,所以这里的人身体湿气较重,到时候可以宣传,吃辣的除湿寒,但太辣人家吃不下去也不行,所以,我觉得微辣刚刚好。”
傻柱点头:“我知道,就想咱们在内地吃的麻辣烫,虽然不是狠辣,但越吃越上瘾。”
李抗战:“你知道就好,吃过饭你跟招娣继续制作调料,我安排人去寻找场地,建厂。”
寻找场地这事儿,李抗战想了想,还是找了无锡嚎。
“阿豪。”
“李先生。”
“酒楼的那边装修什么时候能完工。”
“三天内。”
李抗战又道:“其他区域酒楼的选址,你要尽快,然后再给我寻找两个场地租下来,我要建厂。”
无锡嚎:“我明白。”
“李先生,内地来的烟酒都已经运去了仓库,您要不要去瞧瞧?”
李抗战:“嗯,也好。”
李抗战挂了电话,就招呼郑爱国,郭木生开车载着他去了码头仓库。
看着一箱箱的烟酒,李抗战很开心。
这些烟酒绝对是内地,如今质量最好,最上乘的。
这酒,他都不舍得卖了,有一种想要全都留下来的欲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