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四章 围猎(1 / 3)
庙街的军营中,大部分的士兵都躲在木屋之中。院子里的人寥寥无几。
围墙上的哨楼都是全封闭的,只留出几个不大的窗户。
但是此时却有几个穿着棉袍的汉子在半封闭的马圈中清扫。
他们将马粪运出来堆在1起,然后给马槽中加满草料,甚至还给那些战马梳理毛发。
有几人干活干热了,将外面的棉袍都给脱了,只剩下里面1件羊皮做成的背心,背心里面是1件褐色的棉布里衣。
远远看去,这些人跟汉人无异。
但是凑近了看,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长相与汉人还是有轻微的不同。
他们的脸颊更加的饱满,鼻梁高而直,脸型多数是偏圆的,下巴圆润。
这样的面相让人感受到其憨厚、淳朴,同时也流露出丝丝的优雅之气。
他们的眼睛看起来比较小,双眼窝有些深陷,外眼角稍微抬高,内眼角相对低1些。但是,他们的目光却精神矍铄,目光坚定、明亮,展现出他们坚韧的性格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这1小群人是当地的土人,按照现在的划分就是达斡尔人。
达斡尔人1直生活在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明朝时中原称其为野人女真。
大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的时候,在这里封了1大堆的指挥使。
稍微大1点的部落都被册封过。
明末,后金起兵,凭借先进的武器,经常劫掠生女真为奴,或者是给他们当辅兵。
满清建立之后,将他们作为索伦兵的兵源地。
为了保持他们的野性,满清将他们圈禁在这里继续过着渔猎的生活。
但是沙俄逐渐东扩,不断压缩达斡尔人的生存空间。
沙俄人也会抓捕他们为奴。这导致达斡尔人口急剧减少,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这几个达斡尔人都是华族大军从沙俄人的营地中解救出来的。
他们的部落全都被沙俄人屠杀,因此即使被解救了之后,他们也无处可去,只能留在军营中帮忙。
欧宗安发现这些人对当地的山川地理,气候条件非常了解。
他们虽然不识字,但是非常聪明,又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给远东支队提供了很多帮助。
于是,欧宗安让人从库页岛和虾夷岛调了千把号当地人过来。
天气寒冷的时候,护卫军无法外出活动,但是这些人只要给他们穿上足够的衣服,就能够正常外出。
他们负责营地周围的巡逻,捕猎,采集燃料等任务。
这可解决了护卫军的难题。
“哈拉,带着你的手下过来1下。”支队训导主任岳德正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手舞足蹈地对这几个达斡尔人喊道。
他之所以要手舞足蹈,是因为双方的语言不通,岳德正是个文化人,学习能力强,才学会了1点简单的达斡尔话,而欧宗安等人根本就没办法跟这些达斡尔人交流。
哈拉是马厩里那个达斡尔人小队的负责人。
这是1个强壮的达斡尔人勇士。沙俄人杀光了他们的部落亲人。
将哈拉他们掳掠到庙街来做苦力。哈拉1直在隐忍,就像是他们捕猎大型野兽时做的那样。
他1直在等报复沙俄人的机会,这些从西边来的金发碧眼的家伙,比森林中最凶猛的野兽还要残忍,他们就是森林里的魔鬼。
终于华族大军打来了。在华族大军进攻庙街的时候,哈拉带着1群人从关押他们的地牢中逃出来,疯狂地猎杀那些沙俄人,有效地配合了护卫军的战斗。
于是,欧宗安将他们留下来当作仆从军,给他们发放食物和衣服。
他们以前都是穿兽皮,哪里穿过棉布做的里衬,还有厚实松软的棉袄。
这些人在护卫军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感觉。
“哎……”哈拉答应了1声,放下手中的铁铲跟着岳德正向木屋内走去。
“哈拉,最近我们接连受到沙俄人的攻击,司令准备派人去剿灭这些沙俄人,他们应该就是从庙街逃走的那些沙俄人。我想问你们,如果让你们带路,能不能找到他们。”岳德正将情况对哈拉阐述了1遍,征询他的意见。
岳德正是做政工的,1直以来,哈拉这些人的工作都是他来做。
哈拉等人与他的关系最为亲近。
“主任,我们没有问题,带上狗和雪橇,知道大概的位置,我们1定能够找到他们。”哈拉拍着胸脯说道。
很快,1支由上百人组成的突击队就组建完成。突击队中有十几个达斡尔人,还有1队使用冷兵器的虾夷武士,剩下的是两个排的护卫军战士。
他们1共配备了十台狗拉雪橇,还有十2部马拉爬犁。
这两种东西都是当地土人冬季的出行工具。
这种天气,徒步行军是非常危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