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回家播种(1 / 2)
彭家耀并非是家中的独子,也没有成亲,因此彭家的生活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
云霄县的孙绍麟烈士家则要凄惨1些,因为孙绍麟烈士是家中的顶梁柱,护卫军并非说家中独子而不收。
孙绍麟是自己要求参军的,他已经成亲,有1个两岁的孩子,家中还有几个弟弟,但是都没有成年。
董良到孙家的时候,发现这户人家住在茅草房子里,不过家中倒是有些粮食,但是董良看到孙家的锅并没有煮过米的痕迹。
很显然这些粮食是刚刚送过来的。
董良将县公署的官员和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都给支走,才知道孙家因为缺少男丁,分到的田是大队最差的。
就是只能种植甘薯的那种旱地。又因为孙父体弱多病,两个弟弟又还小。
家里的活计只能落到婆媳2人身上。
哪怕在后世的农村地区,1个家庭的男丁数量少都会受到村里人的排挤。
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还是那句话,华族的建立,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这个社会的1切。
董良非常擅长谈话,很快就摸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上面的政策,显然到了生产大队1级就变了味儿了。
孙家在村中是小姓,孙绍麟以前颇为能打,在村中与大族黄氏有恩怨。
而整个村子大部分人都姓黄。
因此,待到孙绍麟牺牲之后,那些人就是在烈士家属的政策上卡他们。
按道理,村里应该组织人帮烈士家庭耕种的,但是这个大队并没有。
董良很清楚,他现在发飙,孙家在村子里的处境将会更难。
哪怕是他将黄氏的生产大队长给撤了,那些黄氏的人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地虐待孙家。
董良让人给孙家留了1些慰问金,让他们1家迁移到福州去生活。孙绍麟的寡妻可以安排到工厂去工作,两个弟弟可以上免费的学校,孙父的病也会有人帮助医治。
至于这个不尊重烈士的生产大队。董良则让人直接拆解了迁移出去。而且是打散了迁移。
县公署分管烈士福利的官员被免职,并且交给吏部廉政司调查。
1路马不停蹄地从闽省到粤省,又到广西。
时间已经到了小年夜。
此时的广西战场,随着梧州清军的溃败,护卫军沿着浔江逆流而上,先后占领了浔州和柳州,与先期占领乐平的6支队单耀东部1起夹击桂林。
7支队则从廉州直接杀进了广西另外1个重镇南宁府。南宁的清军大部分的地方土司兵,见到了护卫军的强悍之后,瞬间做鸟兽散。
1部分逃回了自己的寨子,1部分则沿着边境遁入了安南境内。
桂林府东南的大墟镇此时已经俨然成为了1座军镇。
单耀东部的司令部就设置在这里。清军桂林城的东南方向设置了3道防线。
广西巡抚劳崇光在梧州城破之前就化妆逃走。
他似乎早就料到梧州城守不住,提前在桂林让人设置防线。又从湖南老乡曾国藩那里借了3千兵马。
当然了,曾剃头可不会好心白白借兵给劳崇光。
劳崇光给的借兵银子足够曾国藩再招募3千兵马了。
这笔账非常好算,借出去的兵马可还是湘军的。
正是靠着这3千生力军,劳崇光暂时稳住了桂林防线。
请求援兵的奏折也1封接着1封飞到京城,但是朝廷的兵马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护卫军要是强攻的话,其实也有能力突破这些防线。
但是董良给赵烈文的命令是让士兵们休整1下。
这些士兵从广东1路打过来,将近半年时间里几乎都没有好好休息。
而且其中很多还是新兵,很多人都是在战斗中慢慢成长。
收复两广,与其说是作战,不如说是练兵。
华族从十2个大队到十2个支队,每个支队就有8个大队,也就是说军队的规模1下子扩张到了原来的8倍。
这样的扩军,新兵的比例太高。
因此在打下广东之后,董良就让赵烈文放慢进攻的速度。
这样做能够减少士兵的伤亡,还可以让士兵在实战中熟悉各种战术。
董良1直觉得华族发展的速度太快了。
就像建房子1般,施工的速度太快了,房主总觉得这房子的质量是不是不好。
基础要是打不牢,最后上层建得再高也是轰然崩塌。
那么之前的努力岂不是就白费了吗?
董良也1直担心,自己的步子太快了,最后自己1手建立起来的华族政权,能不能撑得住?
大墟镇就在桂江的边上,董良乘坐炮艇逆流而上。
赵烈文在之前就赶到了梧州,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