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三章 同安陆家(2 / 2)

加入书签

同安县衙,破旧的牢房,木栅上全是蛀虫产生的碎屑,到处的腐败的味道。

1个身材肥胖的女狱卒在走道中巡视,1脸的横肉,让她看起来比男人还要凶悍。

角落中的1间牢房中,1个5十几岁,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正在哭泣。

还有1个2十几岁的年轻妇人在安慰她。这妇人长着瓜子脸,虽然穿着打着补丁的布衣,但是身形窈窕,5官端正,1对眉毛细长,没有任何修饰就非常耐看。

在两人的身后,还有1个头发凌乱的十岁小姑娘。

小姑娘的胆子很小,双手抱着膝盖,将头埋在膝盖间,身体还有些瑟瑟发抖。

“阿母,小叔知书达礼,定然不会去做强盗的,兴许是官府搞错了,我们耐心等着,1定会有人帮我们澄清的。”少妇见那个女衙役走远,小声地在妇人的面前安慰道。

“呜呜……我董家到底是造的什孽啊,老2要是有事,我老妇活在世上也没有意思了。”

“阿母,快别说这样的话了,小叔定然不会出事的。”少妇继续安慰道。

这少妇名叫杨瑛瑛,是董良的大嫂。

她1过门就死了丈夫,然后董家就接连遭受变故。

她的父亲本是1个落魄的教书先生,因为写了1首诗被抓进牢狱,结果受不了狱卒的羞辱,自缢而死。

村子里都传言,此女不详。因为她67岁便能够背诵4书5经,原本应该算是1个才女。

但是在这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才女就跟西方的女巫1般,是1种异类。

杨瑛瑛因为自己的才气,2十几岁还没有出嫁。

为了葬下父亲,她嫁给了董良的兄长——1个大字不识的农夫。

但是没过多久,董良的兄长就出了意外。

这更加坐实了杨瑛瑛的不详之说。

董良的母亲是个老实人,虽然对她不假辞色,但是没有因此将她赶出家门。

“6少爷,你不能进去啊,这里面的是重犯,可是孙同知亲点的,过几天就要送到厦门去了。”

“呵呵,我又不是来劫囚的。”

牢房的门口,1个年轻的公子哥,带着两个随送被女狱卒堵在了外面。

来人是浔江村6员外家的公子6剑锋。此人是同县有名的纨绔。

6员外家中有良田万亩,还有数千亩茶园,也是当地数得上号的大地主。

6剑锋的叔叔6伟良是东溪守卫把总,手下有几十号汛兵。

在满清时期,各省绿营兵分别?属于总督、巡抚、提督及各镇总兵,被称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各标?辖若?协、营。

在?多数情况下,督抚提3标以外的绿营兵各协营都将其驻守之地区划分为彼此相连的若?区域,每?区域委派千总、把总、外委等官率兵驻守。

这个由千把总率兵驻守之地即汛地。在每?汛地内,?部分绿营兵集中驻扎在该汛的政治、经济、?化中?。

其余部分则?被分置于汛地内各交通要充之地,安家驻扎,称为塘。

东溪塘厄守这东溪与西溪的交汇处。

6家因此间接控制了东溪上游各个村镇到厦门的交通。

6伟良兄弟俩沆瀣1气,家族越做越大。

董良家的十5亩水田就是被6家兼并。

兄长6伟文花钱捐了1个候补知县,也不赴任,安心在家经营家产。

弟弟6伟良利用自己的身份养了1帮打手。

兄弟俩1文1武配合默契。

在这同江县1亩3分地上,没人敢不给6家面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