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最速のつむじ风(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德国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严夏在考虑良久之后决定向德国引进技术,特别是德国的舰用柴油机技术,用来发展自己的炮艇。

海军在建造布雷舰之前就开始了小吨位炮艇的研制工作,相继建造了25吨级、35吨级、50吨级等多类型炮艇,但因为发动机厂无法拿出堪用的舰用柴油机,航速与续航力数据十分难看,大部分只有12节左右,根本无法实现严夏与海军战术推导中的以小博大战术。

既然自研漫漫无期,不如寻找外援。

德国在一战后的海军规模被限制在36艘老旧小破舰船,其中巡洋舰为六艘,最年轻的是1903年下水服役的不莱梅级柏林号与汉堡号,且只有等到舰船服役年限达到20年之后才可以开展替换舰的建造,吨位上也限制在6000吨级别。

此时的魏玛德国海军中,埃姆登号三年前进入海军服役,设计上受到了协约国一方的控制委员会的严格管控,以前帝国海军的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为蓝本设计,一股浓浓的一战风格。

柯尼斯堡级三姐妹此时才下水,舰上设施还没有装配完成。

莱比锡级的莱比锡号才铺设龙骨,纽伦堡号开工要等到1934年,六艘的宝贵名额就此用完。

在这种高压下,德国完美错过了间战期的蒸汽轮机与高压锅炉的发展,法国人的高压锅炉在这十年间从250psi级别逐渐上升到380psi,并逐步成熟,在经过猎豹、鹰、沃克兰磨练之后的法国超级驱逐舰上出现了4台锅炉超过10万马力的怪物。

英国人也实验性的采用了500psi的设计,并在驱逐领舰上使用,日本海军此时也在不断试验,尽管他们的特型上仍然是284psi的舰本式锅炉。

但德国不行,当他们开始建造大型舰艇与驱逐舰之后,他们的锅炉一下子从260psi的级别跃升到1000~1600psi的级别,这就带来了极大的故障率,德国中大型水面舰只在战争中一直饱受锅炉与轮机故障的困扰,出勤率大打折扣,沙恩霍斯特在北角海战中的战沉也与锅炉逃不开干系。

而且,德国锅炉的出力一向对不起他们占用的锅炉舱空间,1934型驱逐舰的六台锅炉出力马力,平均下来一台不到一万二。

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4台11万匹的怪物就不说了,美国同样2000吨级的弗莱彻,4台锅炉输出6万马力,英国人的l级与级2台锅炉马力,苏联人在吸收了意大利锅炉技术后也能在基辅上用4台锅炉发出马力。

就连日本也是从4台5万马力的特1型进步到阳炎级的马力级,天津风上还实验了2万马力的锅炉,最终成为了翔鹤的动力系统。

到了岛风上,三台新型试验型ロ号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过载时最大可产生匹轴马力(标准运作为匹轴马力),在1943年4月7日的过载全功率试验中,排水量2894吨的岛风在过载条件下跑出了409节的高航速。即便船厂在试车时并非常规的2/3战斗状态,而是更轻的1/2状态,燃油和弹药搭载少了六分之一,放水放出个濑户内海,成就了他们口中的最速のつむじ风。

德国人在二战锅炉竞赛中输的一塌糊涂,各参战国中基本稳居倒数第一,以至于后期的1942b型与1944型上直接使用8台一万马力的柴油机了事。

但德国的柴油机则不同,他们的舰用柴油机运行稳定,体积较小,十分适合当下的飞虎军海军使用。

既然锅炉已经选择了意大利产品,柴油机选择德国也不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只不过要注意转手交易,规避条约的限制。

不过德国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严夏在考虑良久之后决定向德国引进技术,特别是德国的舰用柴油机技术,用来发展自己的炮艇。

海军在建造布雷舰之前就开始了小吨位炮艇的研制工作,相继建造了25吨级、35吨级、50吨级等多类型炮艇,但因为发动机厂无法拿出堪用的舰用柴油机,航速与续航力数据十分难看,大部分只有12节左右,根本无法实现严夏与海军战术推导中的以小博大战术。

既然自研漫漫无期,不如寻找外援。

德国在一战后的海军规模被限制在36艘老旧小破舰船,其中巡洋舰为六艘,最年轻的是1903年下水服役的不莱梅级柏林号与汉堡号,且只有等到舰船服役年限达到20年之后才可以开展替换舰的建造,吨位上也限制在6000吨级别。

此时的魏玛德国海军中,埃姆登号三年前进入海军服役,设计上受到了协约国一方的控制委员会的严格管控,以前帝国海军的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为蓝本设计,一股浓浓的一战风格。

柯尼斯堡级三姐妹此时才下水,舰上设施还没有装配完成。

莱比锡级的莱比锡号才铺设龙骨,纽伦堡号开工要等到1934年,六艘的宝贵名额就此用完。

在这种高压下,德国完美错过了间战期的蒸汽轮机与高压锅炉的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