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较量(1 / 2)

加入书签

陈冬长死了,冶炼总厂这个困局还没破。李厚银知道,王开洋还得让他去,陈冬长就是他的替死鬼。

另外他不是陈冬长,温钢总厂厂长他都不干了,他才不去冶炼总厂!还真把他当成改革急先锋了?王开洋什么企图?他不得不提防,不会是借着改革,把自己套进去,然后找个破绽,整死自己,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随时都可能被淹死!他又不是身无分文的白丁,有自己既得利益,才不趟冶炼的浑水呢!

为了达到不去的目的,他想出了一招妙计。

他写了个《温钢兼并冶炼总厂方案》,他主张两个厂子合并为一个厂子。并以经委名义正式报市里。由温钢兼并冶炼总厂这个方案,确实是个好方案,能解决当前冶炼总厂的困境,另外也能解决李厚银自己的困境。如果要自己去,有温钢在手,一切还好办,企业联合这个也符合改革精神。如果不让自己去,也正符合自己的本意,这叫进退有据。

陈冬长一死,王开洋又一次想到了李厚银,他的想法就是让李厚银一马双跨,政企一身担。让他到冶炼总厂只当厂长,于理不符,可让他保留现在职务去兼冶炼总厂厂长一职,这倒无可厚非。

他打定了主意,就这么干,而且他准备让市长和李厚银谈。他这么做,是一箭双雕,李厚银做好了,也是他主管副市长的功绩,做不好,正好除掉他,而又让他说不出来什么?他现在越来越觉得控制不了李厚银子。

可就在他想好了还没做,王开洋接到了《温钢兼并冶炼总厂方案》,细细一读,不能不说这是一副解决冶炼总厂困局的良药,可李厚银仅仅就为冶炼总厂解套吗?又一番深思,他忽然大笑,好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大笑了。隔壁的秘书被惊动了,过来一看,见是领导一人。王开洋一摆手,示意没事让他出去。秘书出去了,他自言自语道:“李厚银,好一个‘小算盘’!”

李厚银的方案,市委书记和市长都看到了,因为李厚银都给他们送了。市里二位主要领导沟通了一下,认为这个方案确实可行,另外也没有更好的方案。冶炼总厂改革的事不能再拖了,这么大的企业三万多人,正等着正常生产了好吃饭。

于是市里召开经济会议,专门研究了两个企业合并在一起的事宜。考虑到合并后的企业规模一下子又增大了,两个国家大中型企业并在一起,就是国家超大型企业,厂长不是副省级,就是厅局级。李书记指示要成立新的领导班子,统一领导,保证不能出现不安定问题。周市长也同意这观点,因为这两个企业,一个好,一个不好,实际上就等于温钢支援冶炼,是让他们割肉给冶炼,弄不好温钢员工会反对的。

放眼温春市,谁是这个合并后超大企业的厂长?王开洋明白,第一是他,可他不能兼,他现在是常务副市长,才不管那些具体事。退一步说,搞好行,搞不好,他就会受到负面影响,所以自己不能干,冶炼总厂都把多少人拖进去了,处于他这个位置了,有一点风险,他也不会干的。总而言之,他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其实市委李书记还真想到了让他干,只是这都是政府的事,他没多说。

王开洋想到了第二个人选,就是李厚银。如果让李厚银当了这个合并后的大企业厂长,恐怕今后,他就再也控制不住他了,也控制不了温钢了。王开洋对温钢有情结,他总认为温钢是他个人的,早晚要收到自己手里,只是时机未到,调出来李厚银,又调出了陈冬长,把高波放在厂长的位置上,这是他想好的计策。高波才是他的人,而且没什么主意,还始终听命于他。

王开洋既不想放虎归山,也不给李厚银可能坐大的机会。单有冶炼,谁也没招,它就有一条路,破产!可把冶炼和温钢同时给了李厚银,就不一样了,他有可能把冶炼盘活,对李厚银的本事,他一点也不怀疑。想到这儿,王开洋都哆嗦了,可他多老辣!心中道:“小算盘”啊!“小算盘”,温钢转产是给我抬轿子,我给了你机会,这会儿就不行了,你要坐大,可我偏不给你这个机会。

王开洋是常务副市长,最后的意见得他拿,书记和市长只是拍板。最后王开洋讲话,他道:“这个方案很好,可就是有一点,不知温钢工人什么意见,我真担心由此引发动乱。要不缓缓,到温钢摸摸底再说!”

经济工作都是王开洋在做,当前形势下,书记和市长更关心的是稳定的事。二人对视下,同意了王开洋的提议。

李厚银也参加了这个经济工作会议。

与会王开洋想看看李厚银是什么反应,可几次把眼光放去,李厚银都正襟危坐,心无旁骛的样子。

这家伙倒淡定,是真的?还是装的?最终,王开洋认为李厚银是装的。

会议结束了,王开洋回到了自己办公室,想了一会儿。下班时间早过了,秘书过来问晚上有什么安排。这是惯例,没事秘书要回家了,王开洋让他下班先走。秘书走了,他抄起电话,打给了一个人。讲了一会儿,然后微笑着出了办公室,下到一楼门卫,叫上司机回家。

王开洋虽当了市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