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攒工资能攒成万元户?(1 / 2)
杨玉霞的大姐和大姐夫就在这个时候到辛屯摆了早摊点。
周树海做上队长的时候,把杨玉霞的二姐夫招到队里,丈母娘黄保芹经常叨唠着要把老大家两口子也招到辛屯,周树海讲,“娘,这招工不是你想咋招就咋招,大姐夫年龄都快四十,又识不了几个字,我怎么把他招进来!二姐夫和我四弟,都也排了好几年的队,才招进来。”
不过,前两年他把大姐夫介绍给李大勇在食堂里做个下手,李大勇退休后,大姐夫觉得在食堂里干活憋曲,又不挣钱,看着辛屯干个体的早点摊越来越多,也在辛屯街上找了一个临街的地方支了个小铁皮房,用年轻时在家里学的手艺开始卖起鸡肉糁汤。
辛屯这边做贡粥和胡辣汤的比较多,糁是他们家独一份,很多职工和家属都排着队到他们家打糁,几个月下来,钱挣的竟然不比周树海的工资少。
大姐夫的尾巴开始翘起来,讲话的嗓门也大了起来,见到周树海时就摇骚,“怎么样?树海,别整天顾着你的革命工作,俺跟你大姐不靠你,不靠矿上,也挣的不少,恁也别整天躲着俺家。”
周树海说,“离开食堂没两天,摊子这才刚撑起来,尾巴就翘得老高,哪天真发财了,我进你门还得求你。”
大姐夫讲,“哪咱是连襟,有了钱,你也能随便进门。俺现在挣得一点都不少,比你在队上出大力,挣的还多。”
周树海回敬他,“再怎么说,我也是吃公家粮的,有身份,你算个啥?有点钱,也还是个个体户。”
也是这个时候,杨玉霞调到理发室学剪头发。周树海做革生委副主任时,正赶上辛屯打鸡血办养鸡场,她找了一个饲料员的家属工,周树海被关了以后,养鸡场不办了就回了家。周树海重又当上采煤队长时,她才又在大集体编竹笆,但户口仍然还没转成非农业户口。
地震前,北京来的靳书记要在辛屯矿上搞妇女采煤队,说要在辛屯建成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妇女采煤队,女采煤工干的可以跟男采煤工一样多,被录取的女队员在一年后,就能转成非农业户口,杨玉霞赶紧报了名。没想到四人帮倒了台。靳书记也倒了台,妇女采煤队的事情不了了之。
直到前两年,杨玉霞的户口才转到辛屯成为非农业户口,转户口时,周树海跟大集体科的马科长说能不能换一下工作,马科长讲一时也没好一点的工作,一直拖到现在,才讲理发室里有一个老大姐退休了,愿不愿意过来理发。
周树海说,这个活一直站着,杨玉霞也都快四十了就别去做了。
杨玉霞却不愿意,说”这个活累是累点,但可以学点手艺,至少以后你们的头发都能够让我剃,一个月至少省一块多钱。“
周树海讲,”我剃头有票,省什么钱!“
杨玉霞说,”你的剃头票可以卖,市场上能卖三毛钱呢,咱邻居谁的,再到家里找我铰个头,我也可以收一点呢。“
周树海讲,”邻居来了怎么好意思收人家的钱,你怎么好像掉到钱眼里了。“
杨玉霞接上话,”不是我说你,原以为到了矿上日子能好一些,你第一次提拔到队长的时候,开资还多点,又被打倒了,那点工资都不够咱家花,这两年又做队长了,工资算将将够。不过,这两年农村开始搞活了,咱黄杨村都有万元户了!还记得那个孔令仁吧,做过民兵队长,现在开砖厂,逢人就说他一年就能挣一万多,家里都盖砖房了,一万块钱!就咱俩,工资加在一起,一个月百十来块钱,一个老娘,两个儿子,根本就剩不了多少,就算一个月能攒个二三十块钱,一年也就能攒两三百块钱,那什么时候能攒起来一万块钱?我算不清楚,问过曲秀瑛,她说按这种攒法要再攒三四十年,三四十年!咱还能活到那个时候吧?“
周树海回应道,”你怎么跟你大姐夫一个样子,真是掉钱眼里了,咱是吃公家饭的,怎么能跟干个体的比,咱生病了有公家管,他们生了病,谁来管。“
杨玉霞讲,”咱这一家子人,就你一个人是吃公家饭的,我是大集体,有病在矿医院里看,还是就报一半,几个孩子也是,怎么又成了一家子吃公家饭。咱吃公家饭到现在也没个电视,你看人家吕工家,人家两个大学生,双职工,电视都买上了吧。“
周树海说,”吕工家毕竟在大城市里待过,洋气,咱跟别人学学不就行了,要不咱明年就把电视机置办上。“
两口子嘈嘈了半天,最后周树海不得不同意杨玉霞调到理发店。
杨玉霞刚调到理发店没多久,就跟着店长出发到上海去学烫头发,店长讲,”现在矿上许多小青年都跑到刘园市和善国县烫头发,汽车站新开了一个个体理发店,他们会烫头,化学烫,不烧头发,我跟大集体的马科长打了报告,他同意咱俩出去学烫头发,还批准咱不去济南,直接到上海去学,不然职工和家属都跑到外面的理发店去了。“
两人回来后,矿上跟她熟悉的职工看到她就说,”哟,周婶,听说你去上海了,那是大城市,看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