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丈夫夜不尽职责妻子击鼓鸣冤屈(1 / 2)

加入书签

在封建社会里,女人们没有社会地位,不仅要缠足,还没有婚姻自由,一切都听命于父母。

出嫁之后,又成了丈夫的附属品,她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姓氏和名讳,人们只知道她们是谁的、是谁家的女人,她们有被丈夫休弃的义务,没有与丈夫离婚的权利,她们在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同男人平等的概念。

到了民国时期,提倡妇女解放,从此,她们才有了争取做人的权利。

千百年来,她们一直受到封建法理,族权、夫权的压迫,她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一旦有人提出妇女解放的号召,就以立即得到妇女们的热烈响应。

一天,刁难村有一名叫文王氏的妇女,就到县衙去击鼓鸣冤告状。县官立即升堂,衙役们把文王氏带到大堂之上,县官就开始问话。县官说:“下跪之人,姓甚名谁?有何冤情?从实讲来”。

文王氏说: 小人本姓王 家住五家场

结婚三年整 夜夜守空房

小人实在难以忍受,请县官大人给我做主。

县官听了颂词之后,觉得原告说得有理,作为丈夫不同媳妇儿睡觉,那你娶她干什么?所以,县官即令衙役们将文王氏的丈夫带到大堂之上,县官问道:“现有文王氏将你告到本县,状告你结婚三年,一直不同她圆房,可有此事”?

丈夫回答说: 小人本姓文 家住刁难村

白天干杂活 晚上看大门

晴天大老爷在上, 小人实在是没空儿呀。

县官觉得文王氏的丈夫,确有苦衷, 他不是不想圆房, 而是没有时间, 然夫妻双方都有理, 又该如何判决呢?

县官苦无良策, 突然他想到了媒人,是媒人在做媒的时候, 没有安排好, 此案他有一定的责任, 因此, 又令衙役们去传唤媒人, 媒人被带到大堂, 县官问道:

“他们二人的婚姻是你的红媒吧,可如今三年都过去了,却始终没有在一起睡过觉,你身为媒人,又该作何解释”?

媒人说: 小人本姓施 家住蒙混寺

做媒两头瞒 不管婚后事

在这个事情上,我没有过错,也没有责任,请县官大人明察。

县官听了媒人的回话之后,觉得三方都有理,难以进行判决,于是灵机一动,就把惊堂木一拍,高声吼道:

本县我姓苑 家住玉田县

只管律民词 不断房事案

退堂。

笔者按:文王氏之举,官司虽未打赢,但为妇女性福而诉权,则开创了先河。

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妇女的地位低下,她们的生活被严格限制,从出生到成年,再到婚嫁,每一步都由家族和社会的传统习俗所决定。

缠足、婚姻包办、夫权至上,这些习俗和法律剥夺了女性的自主权和个人尊严,使她们成为男性的附庸,甚至在法律上被视为财产的一部分。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勇敢的灵魂,敢于挑战不公,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文王氏的故事,正是这样一段关于勇气与抗争的篇章。

在一个名为刁难村的地方,文王氏,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面对着自己不幸的婚姻,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向官府申诉。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举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女性几乎没有诉诸法律的渠道,更不用说在男性主导的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了。

当文王氏站在县衙的大堂上,说出“小人本姓王,家住五家场,结婚三年整,夜夜守空房”的时候,她不仅是在控诉丈夫的疏忽,更是在向整个社会宣告,女性有权追求幸福,有权拥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有权拒绝沉默地承受不公。

尽管她的诉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如此微弱,但她敢于站出来,本身就是对传统束缚的一次巨大挑战。

县官的反应,虽然最终未能给出一个满意的判决,却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司法体系的局限性和复杂性。

在处理文王氏案件的过程中,县官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问题,更是社会结构、习俗和法律相互交织的结果。

媒人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婚姻制度中的权力游戏,媒人往往在撮合婚姻时只考虑家族的利益,忽视了当事人的感受和需求。

然而,文王氏的故事并未因县官的“不断房事案”而结束。

她虽然没有赢得官司,但她为妇女性福而诉权的行为,无疑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她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沉默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她们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有权反抗不公平的待遇。

文王氏的勇气,成为了后世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象征,她的行动证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光明和希望也从未远离。

到了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社会变革的推进,妇女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