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挑衅(1 / 2)

加入书签

赵祯风花雪月,已经沉迷于美色而不能自拔了。身为一个帝王,后宫佳丽无数。他却偏偏就觉得,家花不如野花香。

因长久无人居住,丁哲的故居着实没法呆人。还好,窗户镶嵌着的玻璃证明原先主人身份的不一般。在这个玻璃都堪称稀有品的时代,丁哲从西山玻璃厂弄回来的玻璃让这个残破的旧屋显出一丝与众不同来。

如烟打开门,请赵祯进去。陈琳他们几个人在门外候着,大门口,还有一队暗卫。

屋子里陈设简陋至极,一张残破的桌子上一盏灯油早已干枯的油灯,要命的是还有一个缺了豁口的破碗。

碗中,是没喝完的糙米粥。

这画面太美,与赵祯想象的二人在帷幔厅帐内对酒当歌,畅谈人生的画面不太一样。

如烟羞愧的无地自容,她慌忙过去将那个破碗拿开,引着赵祯做到了桌子前:“奴家让赵六公子见笑了。”

还好赵祯并未过多关注这些,他拿出一份诗词:“昨夜我阅读那《妙法莲华经》颇有所悟,于是作了一首《莲花经赞》请如烟姑娘品评一番,不知这诗如何?”

如烟接过那首诗词,只见上面写到:

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

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项醍醐滴滴凉。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这首诗确实是赵祯亲笔所做,赵祯喜欢佛家藏书,尤其是对莲华经颇有独到的见解。他正是从经书中有所感悟,这才文思如泉涌的写下了这首著名诗词。

果然如烟一看之下大喜:“不曾想赵公子对佛经还有如此感悟,好诗,好诗!”

《妙法莲华经》 又称《法华经》 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妙法莲华”。“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赵祯微微一笑:“如烟姑娘才艺双绝,在下倒是献丑了。”

如烟将这首诗看了一遍又一遍,喜到:“赵公子才是饱读诗书的才子,承蒙不弃,奴家也即兴吟诗一首吧。”

一听如烟也要吟诗,赵祯登时兴奋起来:“好,我去给你研磨。”

好在很快他便发现,这里什么都缺,唯独笔墨纸砚不缺,那是丁哲留下来的。

赵祯给研墨,如烟将宣纸摆在桌子上,二人还真是一幅吟诗作对山盟海誓的知己。

如烟用的是簪花小楷,字迹清秀。赵祯鬼使神差的凑了过去,在后面环抱这她。

这若是被孙星云看到肯定会大骂一句‘奸夫银妇’。

如烟身体一震,赵祯顺势握住了她的手:“我看看,嗯‘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东京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你这是跟我说你的心境么?”

这首诗大抵意思就是:如画江山与身东京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我留在东京度尽春天。

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

这首诗意境很像唐代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异乡、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相通之处。

赵祯心中大动:“如今你遇上了我,放心吧如烟,你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家。”

如烟大羞,将头埋在赵祯怀里嘤嘤嘤起来:“公子高义,将奴家救出那货窟。奴家无以为报,唯有此生甘愿侍奉公子身边做牛做马。”

赵祯将她搂的更加紧了:“如烟,你的家乡在那里?”

就在这时,院子里又响起一阵骚动,狗腿子们回来了。

“这些都是小公爷店里的家具,全都搬进来。”铁锤的声音。

赵祯只好不舍的将如烟松开,如烟慌忙捋了捋耳边发际,一脸羞涩。

然后外面又响起孙星云的声音:“快点,别磕着了,这可都是上好的红木。石头呢?老子让他雇的佣人呢?”

一个狗腿子道:“石头还没回来呢。”

“不中用的狗东西!”孙星云刚骂了一句。

赵祯无奈,只好打开门,狗腿子们将各式家具,衣衫被褥各种生活用品陆续搬了进来。

家具陆续搬进来,孙星云吩咐俩狗腿子将一件用布绸小心包裹的古琴抬了进来。

“六公子,看,西汉古琴,据说是司马相如用过的。”

如烟一听大吃一惊,是不是 司马相如用过的古琴不知道,单从这古琴的来历便知价值不菲。

若最真是西汉时期所用,那当真是价值连城了。

赵祯也是吃了一惊:“星云,你怎知这是西汉的古琴,这、得多少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