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开眼界(1 / 2)
在这个世界上,圣人是不存在的。不食人间烟火只存在于理想,我们都是凡人,我们也都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完整,我们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
赵祯虽然仁厚,可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缺陷。这都是仁君的通病,左摇右摆举棋不定。
后来庆历新政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赵祯犹豫的性格。这给了保守派大臣可乘之机,以至范仲淹等人接连遭到贬黜。
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孙星云是需要想办法的,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不管怎么说,造出几门大炮,打几场胜仗再说。
赵祯时期名臣辈出,可没有出现一个力挽狂澜的人物。如果有,那么就是将来我们的败家子。
赵祯想看看玻璃厂,群臣也想看,然后他们就去了。
看吧,反正他们也看不懂。这种技术配比,除了孙星云,那些工匠都未必明白。
为防止技术泄密,孙星云甚至配料都不是一批进来的。原料到了以后,再命人将提前实际已经称重好的各种配料搅拌在一起然后入炉。
至于火药,则更应严格保密。这种技术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被契丹和西夏等国学去了的话更是严重。
明末时期就是因为大明火炮的技术被满清给学去了,以至于让满清成为祸患。
玻璃厂,近乎于现代铸造技术了,群臣来看的时候无不目瞪口呆。
赵祯更是稀奇,人力居然能做出如此神奇之物,实在匪夷所思。
尤其看着那些不起眼的石英、石灰、碱粉等矿石粉碎后,扔进窑炉用石炭加热熔炼,
出来就是玻璃了。
而且还是透明的,着实令人奇怪至极。
“孙星云,这些都是你做出来的?”有人惊奇的问道。
这时候就需要谦虚了,该嚣张的时候嚣张,该谦虚的时候谦虚。
孙星云微微一笑:“我哪有这本事,都是陛下的功劳。”
那人一惊,难道是官家做的?难怪,可这也堵住了他人的嘴。谁敢去问问赵祯,陛下您是怎么发现这种制作琉璃方法的。
西山离着京城并不近,众人本来打算看看大炮然后早日回京的。谁知道他们又是看玻璃,又是看后院堆积成山的石炭,转眼间天色已晚。
孙星云正与同僚吹嘘自己的玻璃厂多么厉害,陈琳从前面走过来:“孙监事,陛下有请。”
孙星云挠了挠头,慌忙小跑着到了前面赵祯身边:“陛下。”
赵祯眼热这个玻璃厂,这小子大捞特捞囤积这么多货不说,价格也是高的离谱。
就这几块破石头炼出来的玩意儿,哪里值那么多钱了。
“孙星云,玻璃定价能否再低一点,让百姓也能用得起。”
这事没得商量,赵祯意思孙星云一清二楚。什么让百姓用得起,东京城普通百姓有几个用得起玻璃的。
这么多玻璃最后源源不绝的还不是全部被马帮驼帮运到了边境,与契丹还有西夏做交易去了。
赵祯想压低玻璃价格,让朝廷利润大一些。
因为到达榷场,朝廷是禁止个人与契丹和西夏交易的。这些马帮和驼帮需要将玻璃以相对低价给官府,由当地官府再去与契丹和西夏交易。
好处就是马帮和驼帮没有什么风险,利润就那么点,大头利润都被朝廷赚去了。
要知道这玻璃到了榷场,价格还要翻上几倍。
坏处那马帮和驼帮们没有巨额暴利,无论玻璃价格高低,榷场官府都是按照事先定好的价格收购。
虽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榷场玻璃走私交易,但朝廷至少也会分一杯羹。
“不行陛下,这已经是薄利多销了。”
赵祯“哼”了一声,压低声音恨恨的道:“这不过是几块破石头,你卖那么高价,你要那么多钱干嘛,你花的完么。”
孙星云睁大眼睛:“陛下,你这说话得摸着良心。您是不当家不知油盐贵,您看看这厂房,再看看这些窑炉,那儿不是需要钱。还有原料开采,运输费用,人工、还有这些楼房,可都是钱堆出来的。还有,您知道光造那门炮臣花了多少钱么,三万贯,三万贯铜钱。”
赵祯吃了一惊:“这么多?”
孙星云郑重其事点点头:“臣实验了十几门大炮,仅造出这一门。其实造价不高,一门炮也就五千贯,可臣实验耗费了足足三万贯,能给报销不?”
“不能。”赵祯半个磕巴不打的回了过去:“还想要报销,朕没砍了你脑袋算你走运。大炮没收,一文钱不给报。”
孙星云努了努嘴:“好吧,陛下救命之恩臣没齿难忘,可这玻璃价格真的不能再降了。”
赵祯点点头:“嗯,好啊,你给吕夷简优惠价是多少来着?”
孙星云一愣,不明白赵祯什么意思:“八折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