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章 最震惊的发现(1 / 2)

加入书签

我们顺着搭好的绳梯往下,很快就到了潭底,我用手电照了照对面的裂缝,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幽深,难怪放了那么久的水才彻底放干。

而小程似乎并不仅仅是个司机那么简单,见赵秉德点头他率先钻了进去,等他确定里面没有危险,后者才招呼我跟紧他们。

裂缝里虽然一片潮湿,但大多数泥沙已经被倒灌的潭水冲走,不算特别难走。

我们脚下的路先是倾斜向下延伸了一段距离,后面渐渐变得平坦,就这样走了将近半个小时,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条岔道。

赵秉德立马回头看了我一眼,我点点头:“这是一条人工修建的通道,我们应该不用继续沿着裂缝往前走了。”

小程非常机灵,一听我的话直接拐进了岔道,我在一边等赵秉德他们先进去,目光不由放在了裂缝深处,心里忍不住想道,它看上去远没有到尽头,不知道最后会通向哪里?

我们跟着这条岔道一路向上又走了十来分钟,它终于到了头。

小程从狭小的洞口挤出去打量了一番,才回转头跟我们描述:“组长,外面好像连着一口井,不过很奇怪,它挖在一间屋子里,我都看到屋顶了。”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肯定是为了隐蔽性啊!”岱鼎取笑道,见赵秉德不满地投来一瞥,他连忙敛了笑容,“少废话,赶紧上去看看情况。”

小程领命而去,没一会儿一道绳梯就被放了下来,我们又挨个从井底爬了出去,到了上面我习惯性地将目光往四周一扫,总算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里应该是一座祠堂,信风水的人修祠堂都讲究‘有靠有照’,也就是背山面水,但有时候照靠过于强大反而会相冲,这时候就要修口井作为两者的缓冲地带,以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孟传秋探头看了一眼:“外面好像真是一个湖,还挺大的。”

“走,出去看看。”这下不用小程探路,赵秉德率先出了祠堂,我跟着他们到了外面一观望,心里不由有些惊讶,虽然我早就猜到祠堂前会有个湖,但着实没有想到它会这么大。

眼前的湖泊少说都有五百亩,而且非常的深,这个深并非单单指湖心位置,靠近祠堂的这一面湖岸非常的陡峭,几乎是直上直下插入幽深的湖底。

当然,也有可能它和一般外浅内深的湖不一样,本身水文条件就很特殊。

以湖为中心,四周坐落着数以百计的房屋,它们风格迥异、新旧程度各不相同,也的确和资料上说的一样,这里曾经先后安居过两批甚至更多进来躲避仇家或者战乱的人。

而在这些房屋背后,三座高峰鼎足而立,它们如一个张开双臂的巨人,轻轻将山谷拢于怀中——比起之前的深坑,凰渠亩的封闭程度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会成为避险圣地。

孟传秋指挥手下的人重新在湖边扎营,见我在一边发呆,赵秉德走了过来:“王老弟,依你之见,这凰渠亩的历史大概能追溯到什么时期?”

我观察了一下身后的祠堂,有些歉意地摇了摇头:“我对这方面了解的不多,只能根据一些装饰性物品勉强判断一下,可能是唐代中晚期吧。”

“真是唐中晚的?”他猛地一拊掌,“那就对了,这个黄蕖就是那个时期的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突然想到一点,唐仿古玉瑗是龙脊凤心盘仿品的一部分,在离仓古文化遗址不远的凰渠亩又出现了一批同时期的外来者,那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黄蕖很有可能见过龙脊凤心盘,而且对它的喜爱非常的狂热,于是他想方设法复制了一个出来,梦中得宝的说辞不过是为了让它的出现能够名正言顺。

巧的是有人也在打幡的主意,于是他就盯上了黄蕖或者其后人手里的唐版龙脊凤心盘,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当然,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猜测,甚至是我漫无目的的瞎想,但有句话叫“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真有这样的可能说不定我能趁着这个机会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营地很快又重新搭好了,吃过午饭所有人都被赵秉德派出去寻找线索。

遗憾的是原来住在这里的人应该是近几十年才搬迁出去的,那时候正好遇上收藏热,能带走的东西估计都带走了,几番地毯式搜索下来他们仍旧一无所获。

别看赵秉德斯斯文文的,实际上他的性格比孟传秋和岱鼎还要急,第二天一大早就来找我“谈心”了。

相处下来他也算了解了我,这次终于没有拐弯抹角地和我兜来兜去,而是开门见山地说道:“你说凰渠亩就这么大,黄蕖墓到底会藏在哪里呢,我们总不能去上面的悬崖峭壁上找吧?”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直接问他:“这一次过来你有没有带潜水设备?”

“潜水设备?”他怔了怔,旋即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它很有可能建在湖里?”

我笑了笑:“那就不一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