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关中定,选秀女!(2 / 3)

加入书签

火烧掉,可惜了。

但曹真在盛怒之下,没人愿意去触他的眉头,于是乎,场中部将,纷纷应诺。

张苞、马岱、刘封的大军尚未集结完毕,曹真便想着跑路了。

关中各族的鼻子都是属狗的,灵敏得很,得知关中局势的他们,纷纷上前表态。

希望能够在新朝能有一个好的位置。

经筵博士是他们争抢的热点。

但还有另外一个关键,则是给刘禅身边塞女人。

也就是选妃!

此刻在长安城中,杜尤的府邸已经快被人踏平了。

但他脸上却没有开怀之色,反而像是吃了几斤奥利给一般,难看至极。

给皇帝选妃,哪有那么容易?

尤其是给今上选妃,不小心,说不定人头不保了。

“我们按照制度来,不可徇私舞弊!”

杜尤看着从宫中出来的中大夫与掖庭丞、相夫,严肃的说道。

只要他按着程序来,就算是今上不满意,又能如何?

他尽力了。

你要搞我,也没有理由!

杜尤打开书册,静静看着汉朝的选妃流程。

选妃制度,源远流长。

先秦时期,虽然已有采选女性进宫的活动,但并未正式化。

那时夏桀和商纣这些暴虐的君王更喜欢通过抢夺来获得自己中意的女性。

似乎暴力手段很合乎这些帝王的口味,因此往往引发对其他周边部落的流血征伐和迫害。

到了强盛的汉朝,事情变得文明多了。

西汉时期的后妃多来自大臣和外戚之家,但已经有了挑选民间良家女进宫做“采女”的举动。这些“采女”是后宫的女官,虽然也有受宠幸的机会,但还不算是正式的选妃。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借着每年8月朝廷向天下征收赋税的时候,开始了正式的选妃活动。

根据《后汉书·皇后纪》记载,朝中大臣在8月的时候,开始在洛阳周边乡中为刘秀物色后宫。

“(刘秀)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

也就是说当时选妃已经有了明确的标准。女孩出生要在记录良好的清白人家,需是童女,即处女。

年龄在13岁以上,20岁以下,外貌端正秀丽,骨法相貌合乎皇家规定标准。

如果被官员们选中,就随车载入后宫做进一步选择。

由于这是皇帝的旨意,反抗肯定是不可能的,有的民家愿意孩子入宫享受富贵生活,甚至母以子贵;有的民家则不愿孩子失去自由的生活,去深宫中苦守白头。

无论如何,选妃的强制性如此,百姓也就得像纳税一样照章执行。

到了宫中,进一步筛选开始。

宦官和女官会对女孩们做全身检查。身体是否有缺陷,皮肤是否光泽,毛发多少,生殖器形状,甚至有没有痔疮都会一一检视排查。

此外,毛发的柔软程度和形状,毛发的色泽是否会妨害皇帝,第二性征是否适中,声音是否细腻,也会被加以严格的考虑。

在汉初,被选中的后妃数量还算不多。

到了汉武帝以后,国家相对安定,皇帝们越来越热衷于选妃纳妃,后宫数量很快突破了3000人。

刘禅自然不可能要选这么多人。

他先选五十人,其余不合格的,送还各家。

看完这些流程,杜尤心中已经是有想法了。

京兆杜氏、京兆韦氏、武功苏氏,这三家肯定要选出秀女的。

这三家可以稍微降低点标准,至于其他士族的,不好意思,你们要凭实力入选了。

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的几个月里面,长安城会有很多世家女出现。

至于为何是几个月后才开始选妃。

那是因为刘备尸骨还停在未央宫呢!

古礼守孝三年,皇帝以日算月,至少在先帝大行三十六日之后,方才能够选妃。

若新君为显孝道,或许会推迟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

至于会不会被人诟病

那自是不会的。

新君登基,很多的坐不稳皇位的,新君需要与外部势力利益交换,来巩固君位。

同时外戚,皇权需要靠皇帝结婚找的皇后的家族来维系

而这就导致一个问题

经常有皇帝死了。

他的儿子刚登基就结婚,接着大赦天下

所以说,制度是三年。其实经常有刚死就结婚的。

结了,也没什么问题

这一般都成潜规则了。

大德大儒也一般不会因为这个而大骂皇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