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劳永逸(1 / 2)
第四十九章一劳永逸
“好。”虞醒接到缅甸军情的时候,正在后院与张云卿吃饭。忍不住放下筷子说道:“舜卿大有长进。你看看,这一战,你知道我想起了谁?”
张云卿接过之后,忍不住又高兴,又担心。
张舜卿是她唯一的族弟了。
她自然希望张舜卿大有长进,成长为祖父那样的名将,但是她又深知战场上的凶险。张家也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而今却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大部分男丁都是死在战场上的。
她怕张舜卿步父祖的后尘,但还是顺着虞醒的话说道:“想起了谁?”
“辛幼安。”
“辛公?”
虞醒说道:“辛公年少时候,以五十骑于万军中诛杀叛徒,大抵是如此风采。舜卿这一战,有勇有谋,更有大局观,知道自己要什么。顺风仗谁都会打,逆风翻盘,创作自己有利的局面,将各种要素利用到极致,却是每一个名将的本事了。”
“舜卿,将来可托大任。”
跟随他多年的人手,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却慢慢成器了。
杨承泽不再是一莽夫,一上战场就红了眼睛,就知道杀人。不要命了。
张舜卿也不是当初稚嫩少年,有乳虎之风。
这让虞醒很有成就感,就好像当初带出几个有出息的好学生一样。那比做实验有了成果,更让人高兴。
“相公,缅甸局面如此危急,你还是去找人商议吧。”
“不急。如果没有张舜卿这一战,自然很急。但是张舜卿这一战,最少打出一个月的时间,我之前已经让永昌,江头城囤积粮草了。从昆明出发,轻装上阵,大抵四十日,能到蒲甘。”
“出不了事情。”
虞醒一直在昆明走不开。并不是说他对缅甸不关注了。
一直在筹备西征。永昌,大理本地生产的粮食全部不东运,储存起来作为军粮。甚至也让乔坚在江头城收集粮食。但是对于江头城能有多少存粮,虞醒心中没底。
最少等出兵的时候,从昆明到永昌,一路可以轻装急行。
可以提高行军速度。
很多时候拖累大军行军的,是粮草辎重。
“你还是去吧。”张云卿说道:“毕竟是军国大事。”
“好,好,好。”虞醒也知道张云卿是担心自己的弟弟。女人就是没有男人心眼大。他说道:“我就去处理。”
虞醒走后。
奢宝儿看着桌子上的芋头,说道:“姐姐,能不能不吃芋头啊?”
芋头作为云南本地产物。很快被虞醒敲定作为重要农业作物推广。
有很多优点。
第一高产。
不要拿古代没有培育的芋头,与后世的芋头相比,这个时代的芋头,也就是土豆大小。但是比起其他作物,一亩地几百斤,已经算是高产了。
第二不挑地,一些山地上也能种植。
这两点就能弥补芋头的其他所有缺陷。
西南大学已经开始作为将芋头作为重点。
于是虞醒以身作则。将芋头列入汉王府的餐桌上。
但刚刚吃一段时间还行,时间长了,真让人受不了。
虞醒召见张万。
将缅甸的军情让张万看过之后。
“张叔叔对缅甸情况怎么看?”
张万沉思片刻说道:“云南决不可无缅甸。无缅甸者,抗元大业绝不能成。殿下之前说的很多,我等必要效仿秦国,西并犬戎,再东出函谷。云南北边,南边都是,西北有群山,东南为安南,南边为大山丛林。能出兵之路,也只有缅甸,不下缅甸,无以强国力,不并缅甸,不足以抗鞑子。”
“殿下,而今所思所想,自然要取缅甸为根基。”
“那张叔叔,觉得该缅甸该怎么打?”
“以我之见,再等等吧。”张万说出一个让虞醒想不到的建议。
“等等,舜卿可是在缅甸-----”
张万脸色有一丝复杂的神情,说道:“殿下问我缅甸之策,没有问张舜卿的安危,我自然愿意张舜卿平安无事,但是于云南大局而论,最后再等,缅甸乱得还不够。”
“张叔叔的意思是?”虞醒似乎捕捉到了张万的思路。
“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轻服轻叛,不知信义为何物?殿下先番征缅,不过一年,而今又乱。而今鞑子没有西进之心,殿下是可以用心于缅甸,但是将来呐?”
“将来有一天,鞑子大军逼近,缅甸又出事了。殿下难道再来一次,临阵抽兵,匆匆平叛吗?”
“所以,这一次殿下西征,务必一劳永逸。令缅人十数年不敢再叛。”
“以臣之见,就是等他们都冒头了,该叛的不该叛的都叛了。然后-----”张万伸手虚斩“他们就老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