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 汉王(2 / 3)

加入书签

那就是而今坚持反抗的,并不是大宋体制内的人物。崖山之战后,宋朝真亡了。

而今福建陈吊眼许夫人,是各路义军之中,闹得最大的一支,已经有五万之众,如果谢枋得没有遇见李鹤,他就会去福建。

但是这一支,与大宋朝廷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

他们在大宋朝廷在的时候,都是被压制,被剥削的山民而已。

至于各地起事,士大夫不多,很多都是目不识丁的百姓。

虞醒麾下将士也是一样的。他发现虞醒麾下原宋军的数量是蜀中诸将。而偏偏这些人对临安朝廷怨念最深。

大宋朝廷遗泽虽然有,但不多了。

对虞醒的作用很小,而且已经有负作用了。

“殿下在云南的困境,臣也知道一二。云南偏远,人才不如中原之盛,殿下欲成大事,必引中原之人才。然故宋旧臣,他们-----”

谢枋得有些为尊者讳,不想说,却不得不说:“这些人在朝廷厮混时间久了,有些恶习深入骨髓中。而殿下以故宋章程,根本无法约束他们。更何况,自从南渡以来,法度尽坏。今欲成大事。必刷新政治。”

“以臣之见,尊祥兴年号即可,大宋字样可以渐去。”

“以正名分。别上下。”

这话谢枋得说得很困难。

一句三顿。

因为这一段话,本质上将虞醒集团与南宋进行了分割了。

崖山之后,虞醒这一面宋旗,也要易帜了。

谢枋得对大宋朝廷是有感情的。

岂能不难受。

但是他更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这一件事情是必然。

虞醒现在不自立?将来也会自立的。

而如果引入一些宋朝遗臣,或一些宋朝宗室,将来有那一日,不仅仅虞醒的名声有污,更是对这些宋朝遗老遗少,毁灭性打击。

宋朝已经亡了。

这是一个事实。

而且,谢枋得逃亡在外这一段时间,痛定思痛。反复思索亡国之因。

才有他说的南渡之后,法度尽坏。

这一句话,是深入骨髓的总结。

北宋政治与南宋政治是完全不一样的格局。北宋的时候,纵然有党争,但是实际上政治体系还算完善。而到了南宋,已经是皇帝借权臣压制天下人。

更被无数历史学家评价,南宋政治开明清专制制度之前声。

内残外忍。

不要说立足云南,与鞑子再战天下,就是割据云南。用南宋政治体系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南宋遗臣要用。

但虞醒必须掌握主动权。

“如此一来,不会寒了天下人之心?”舍利畏说道。

“不会的。”谢枋得说道:“天下抗元之人,如夜中狂奔,堕泥泽中有之,坠深渊者有之,身死族灭者有之,而陛下有一道光,照亮长夜。天下人自然归之如流水。”

“今日之局面,非大智大勇之圣主,不可挽回局面。”

“舍殿下,天下还有何人,能与忽必烈一较高下?”

这就是谢枋得舍弃一切,为虞醒出谋划策的原因。

在谢枋得心中,只有明君圣主,才能拯救天下局面。

而虞醒就是他的明君圣主。

大宋朝廷已经不重要了。

虞醒沉思片刻,说道:“此事我知道了。”

略不过不提。

这一件事情看似很简单。但其实非常大,这关乎虞醒集团的政治集团立足点与身份。

虞醒觉得谢枋得说得有道理。

但是,也必须谨慎为之。

虞醒对张万说道:

“今日之后,我就要回昆明了。”

“今日一别,不知道何日方能再见,对云南今后的形势,还请张叔叔指教。”

从前不理解古人离别之苦。

而今知之。

很多人匆匆一别,就是永诀。

更不要在乱世之中。

谁能预料明日会发生什么事情,特别是战阵上的人。

张万说道:“殿下不问,臣也是要进言的。”

“自古以来,云南内外交通,不过数道。最西大雪山道,昔日吐蕃之攻南诏路线。”

“只是今日之吐蕃,虽然为鞑子所有,山高地瘠,难以为战,又有大铁桥诸多天险,足可无忧。”

“正北则建昌道,今有清溪关以塞之,殿下可派一员战将守之,可安枕无忧。”

“陈河如何?”虞醒问道。

虞醒夹带里,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也就那几个人。

“陈河用兵之道,中规中矩,尚有稚嫩。但有自知之明。守关足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