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七章 老臣心(1 / 2)

加入书签

第五十七章老臣心

异族统治加儒家的礼教,这一套统治术,在蒙古人这里还不成熟。但是到了清朝算是登峰造极了。

虞醒这一番话的本质,其实是劳动者创作历史,幸福生活自己创作,人人都有资格享受自己创作的劳动价值。

反对压迫,进步的历史观,王夫之,明末启蒙思想,乃至于马克思思想的底层逻辑。

这背后都是现代价值观。

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朴素的善。

其实学生们对这些并不了解,只觉得很震撼,好像明白了什么。但是感触并不深。

感受最深的,其实是赵立。

赵立是传统士大夫出身,听到虞醒这一番话,却又海啸一般的震撼。

“原来上古可以这样解释。”

“原来华夷可以这样分辨。”

“原来鞑子是如此之可恶。”

“原来------”

有太多的原来,有太多的震撼了。

以至于他忍不住一动,踢到了一颗石头,发出声音惊动了虞醒。

虞醒转过来,发现了李鹤与赵立,随即起身对学生们说道:“下课了。”随即走过来,说道:“李叔,这位是?”

赵立作揖行礼说道:“下官枢密院主事赵立参见使君。”

虞醒还礼,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般来说,官场上迎来送往,自有章程。但是虞醒没有当过大宋一天官,这方面完完全全没有经验。

赵立不等虞醒回应,从怀里掏出一卷明黄卷轴。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定决心双手奉上。

虞醒双手接过,打开一看,却见上面按照格式都填好了。大抵是某人忠君爱国,作战勇猛,功劳赫赫,封某官。

之所以用某人,与某官,是因为这两处是空白的。

除此之外,皇帝的印玺,中书门下的印玺,枢密院的印玺,乃至各部堂官的画押,一应俱全。

只要填上这两处,就有法律效应。

虞醒说道:“这是-------”

赵立说道:“我离京之前,就问过上面,我说,如果我到了重庆,局面已经不堪,比如张帅已然遇难,该如何处置?最后,给出了这个。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处境,就用此空白圣旨。如果张帅还在,自然有张帅的一封圣旨。”

“只是我不幸言中。”

“这一路上,我连死都不敢,唯恐这一封圣旨所托非人,不能有助于国家,反而遗祸于天下。今日,它来到了使君手中,老夫死也安心了。”

赵立当知道虞醒存在那一刻起,就是想着这一件事情。

这一路上,他都是在默默观察虞醒,从各个方面观察虞醒行为。

当他见到虞醒,听到虞醒这一番话的时候,他才真正的知道,自己小看了虞醒。

他之前拿文天祥与虞醒比较,但是一开始,就默认了虞醒是不能与文天祥相比的。但是此刻,他不这样认为了。

能构建一个能与鞑子相匹敌新体系的人,在才华上,决计不输于文天祥。

不懂的人,不明白虞醒这一番话,有多厉害。但是赵立却是知道。

其实,在临安失陷之后,大宋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是各地纷纷投降,就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大势已去,觉得赵官家谢太后都投降了。他们为谁战斗到底?

如果为了赵家一家一姓之天下?

为了别家之产业,何苦赔上自己一家人的性命?

但是在虞醒的理论之中,赵家天下算得了什么?

大宋又算得了什么?

天水赵氏就是死绝了,也不过一家一姓之天下。

大宋可以亡。可以灭。

但是天下不可亡。

中国不可以亡。

仅此一论,胜过十万雄兵。

还想要考察一下虞醒的赵立,一下子决定了。空白圣旨送出去。

虞醒拿着手中光滑卷轴,却觉得手心发烫。

他拿得不是一卷圣旨,

而是整个四川,自从宋元开战以来,四十多年,无数死节将士的希望,

是大宋西南方向宋军最高指挥权,是眼前老者还能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是一定要打败鞑子的重任。

虞醒合上圣旨,重新放好。

赵立有些失望说道:“使君不可受旨吗?”

“不,”虞醒说道:“我不是不肯,是现在不是时候。这一封圣旨一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那时候不仅仅让我们自己知道,也会让鞑子知道,让天下人知道了。”

虞醒很感激他的信任与支持,但是奈何,现在还真用不上这一封圣旨。

虞醒所在的地区,本来就不是宋朝原本的领地,大宋的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