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8章 王座(2 / 3)

加入书签

在八年前确立了优待华人、吸纳华商的政策方向,并被早期的历任巴达维亚总座奉为圭臬。

当科恩踏上连接巴达维亚堡和城区之间的吊桥时,卡庞蒂尔快步前趋迎上比自己还小一岁的老领导,脸上堆着笑容道:“尊敬的科恩阁下,欢迎再次来到您阁下亲手缔造的城市,美丽的巴达维亚。”

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在昂鲁斯特岛,这是巴达维亚城北边的两个小岛之一,这两個岛上都修建有码头,所有的船只必须在这里接受港务人员的检查,一般外来的商船就会在这两个岛上完成交易。

“科恩阁下,我早就盼望着您阁下的到来了。”卡庞蒂尔说的是实话,巴达维亚总座这个岗位常常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不过我想您阁下还需要时间重新熟悉这里,要不正式上任的日期就定在9月30日,在此之前我会完成工作交接。”

港务人员检查完毕之后,科恩的座船起锚南行,驶入吉利翁河,voc的军港就在棱堡后方人工修建的宽阔护城河上。

“可以,不过我希望今天就能搬进总督府邸。”科恩说着又道,“你知道的,彼得,我喜欢住在高处,那样能看得更远。”

voc东印度总督府就位于巴达维亚堡内,是这座棱堡中最高的建筑,向南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景色,不过科恩最喜欢眺望的还是北边的大海。

当天下午,科恩在总督府安顿好新婚妻子和刚刚一岁多点的孩子,他是在两年前结婚的,很快又有了孩子,这件事也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他回到巴达维亚的时间。

科恩信奉严格的加尔文教主义,在生活上秉持着一贯的清教徒作风,在婚前从没有碰过女人,尽管以他的地位要拥有几名情人或女奴都是易于反掌之事。也就是说科恩当了足足三十八年的处男,着实是个狠人。

“尊敬的阁下,范·迪门先生在门外求见。”科恩安顿好家人之后不久,总督府的工作人员向他报告。

“让他来总督办公室找我吧。”科恩说着去到那间熟悉的办公室,他早就料到此人会第一时间来找他。

安东尼·范·迪门是东印度评议会当前的六名委员之一,这是voc在亚洲的最高权力机关。范·迪门是这个六人委员会里唯一一个士兵出身的人,将他提拔到这个位置的正是科恩。

其实范·迪门的家庭背景比科恩好得多,他出生于乌得勒支附近的一座小城屈伦博赫,父亲是这座小城的市长,母亲则是一名显赫商人的女儿。

范·迪门就读于乌得勒支的一所拉丁学校,在那里学习拉丁文、神学、数学、会计学,之后他在二十三岁时去往阿姆斯特丹经商。

很可惜,他没有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反而债务缠身无力清偿,最后只能宣布破产。这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破产者会被视为道德沦丧的无耻之徒,受到社会排斥。

范·迪门给他的最大债主voc阿姆斯特丹分部写了一封信,请求给他一份商务员或初级商务员的工作让他前往东印度,他的月薪将由公司保留,直至债务偿清。

然而这封信被voc无视了,范·迪门绝望之下改名换姓去应聘士兵,这在voc是属于最低档的工作,别说和前途无量的商务员相比了,就连水手的地位都比士兵略高。

范·迪门在九年前登上毛里求斯号去往东印度,指挥这条船的高级商务员就是大名鼎鼎的威廉·杨森,第一个发现澳大利亚的欧洲人。

在这次旅行中,毛里求斯号又一次意外地到了澳大利亚,不过威廉·杨森却不知道这就是他在十二年前发现的那片陆地,范·迪门也算是第一批登上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欧洲人。

之后,毛里求斯号抵达了几个月前刚被科恩占领的巴达维亚。在这里,范·迪门受到了科恩的赏识,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连续获得破格提拔,像坐火箭一样从一名底层士兵爬到了巴达维亚的最高层。

其实早在范·迪门抵达东印度的第二年,他的真实身份就被voc高层发现了。十七绅士在给科恩的信中专门提及了这一点,并且要求科恩只能让范·迪门担任士兵,禁止让他参与商业活动。

但科恩并没有遵从阿姆斯特丹的指示,他把这封信给范·迪门看了,并在回信中坚持要任用这位声名狼藉的破产者,最终十七绅士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科恩看人的眼光是很毒辣的,范·迪门是voc历史上第二著名的东印度总督,历史声望仅次于科恩。如果说科恩是巴达维亚王座的奠基人,那范·迪门就是王座的铸成者,仅就功业来说,他甚至还在科恩之上。

voc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人在巴达维亚总督府会面了,尽管此时两人都不是总督身份。

“总座,欢迎回到您阁下的座位上。”时年三十四岁的范·迪门摘下帽子,恭敬地向科恩行礼。

“我还不是总座。”科恩坐在巴达维亚总座的办公桌后面,“坐吧,安东尼,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主要是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