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章 286嘉靖从这孙子到这好孩子(3 / 4)

加入书签

坚定了废除丞相制度的事情。

“爹,嘉靖的处境并不是很好啊。”

但老朱对嘉靖的印象依旧很不好。

李善长作为最早的从龙功臣之一,先后主持江南行省、中书省许多年,干了很多事,势力根深蒂固。

尤其是正德可是看了两次,这孙子可是过于贪玩了。

限制外戚、整顿吏治、改革科举,提高内阁行政能力,给与他们密奏专权。

朱元璋听了儿子的解释,又想起他的嫡长孙雄英也是这种待遇,简直是太容易让人伤心了。

朱元璋眉头微挑,他知道永乐是朱棣的年号,这小子指定是恢复科举了。

否则在外征战的将士们会怎么想?

自古以来封爵都是要赏赐田地的,如此才能成为人上人,被别人供养起来。

加强皇权,打击文官势力,少年天子迅速摆脱杨延和的控制,勤于政务,整顿朝纲,推行新政,重用贤臣。

更何况明初中书省权重,随着战事变成局部战争以及政权的逐渐稳固,内部斗争一下就冒尖了。

“呵呵。”朱元璋站起来溜达了两步:

老朱甚至去找另一个党派的刘基去询问,他要换掉李善长的心思,结果被刘基给质疑且反对,强调李善长不可替代性,这就让朱元璋感受到越发严重的威胁。

他微微摇头,自己的子孙后代就那么不想处理朝政吗?

“成化、弘治皆延前朝旧例,宦官势力抬头,唯有正德时期内阁权力大幅度下降,因宦官刘瑾擅权,危害朝廷,作恶多端,内阁为其帮手。”

自秦开始设置丞相,二世而亡,汉、唐、宋因之。

整体而言,在大明相权并不是加在了皇帝身上,而是司礼监和内阁共有,朱元璋的政治希望是落空了。

于是在血泊当中,老朱一下子就解决了自古以来历史难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嗯。”

朱元璋开创一个国家很不容易,时常深感自己的权力不够大,特别是下属功臣势力盘根错节,严重威胁到皇权。

史载:仁宗之后,诸多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荣,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嫣如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结果他还一个劲的怠政。

关建还他妈的不落下风。

奈何在仙境当中停留的时间太短了。

那到时候天下人还有多少能够往他身边去凑的?

朱标眨了眨眼睛,内阁的实际作用是远超他的官职的,属于品级地,但是干的都是当朝丞相的一批活。

嘉靖这小子在朝中没有任何自己的势力,他即使孤孤单单的,也不愿意放纵宦官势力,倒是有点能力。

整个大明,朱元璋觉得这么一个例子被身边人谋杀未遂的。

只不过内阁制度的横空出世,让老朱措手不及,他还想一探究竟。

“因正德无子,内阁首辅杨延和举《皇明祖训》,言兄终弟及,促使藩王继承大统,建立首功,取得内阁对皇权的指导权。”

这小子也知道不合适,所以他才怂恿胡惟庸来提。”

治大国若烹小鲜。

可朱元璋真的是过于自信了,他在废相前有胡惟庸、朱标的辅佐,觉得自己加班加点累累也能挺下来。

既不放权,也不处理朝政,皇帝长期不上朝,内阁更是失去了对六部的控制,整个朝廷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在内阁地位独尊,又居文班之首,故而被群臣目为首辅。”

看到这里,朱元璋瞪大了双眼。

或者说张居正是能臣,但是他总是把万历当做小孩子,搞得他逆反心理极强。

朱元璋没成想老四倒是知道事没有违背他的本意。

好像是过几次就会出现这种纵观整个大明的机会,朱元璋当即坐在桌子旁,瞧着下面的的书籍。

但是嘉靖则是不这样想的。

但是再废相后,朱元璋终于实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合一,形成了高度的集权的政治体制。

要全都是蠢货,该头疼的就是朱元璋了。

朱标不理解他爹说这话的意思,但是也是闭上嘴没接茬。

尤其是朱元璋坐在那个位置上后,心思都变了。

大明在没有多少对外斗争的时候,朱元璋觉得权斗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这个孙子当皇帝当的过于操蛋,竟然如此不注重自身安全,被宫女刺杀。

朱元璋捏着胡须,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解缙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朱标记得他爹说过嘉靖帝这个孙子,也活了很长时间,大抵是这样的。

李善长必须要被换掉。

朱元璋暗暗掐着自己手指头,这是又换了三个皇帝,出现首辅这个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