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敲定分家(1 / 1)
李昌荣听说要把李昌和分出去就皱起了眉头,他吸了口旱烟,才开口道。
“小叔,这地有四成是小婶的嫁妆,按理说分家都该给昌和,再加上本该给他的地…”李昌荣边说边在脑海里计算着李昌和应该分得多少地。
“唉!族长,本该是这样的,但是你也知道,老大家人口少,老二老三家孩子多,这地要都给了昌和,其他孩子就得饿肚子了!”
李大山赶紧开口道,他本来是没想过要分家的,依他原来的想法,分家都是他百年后的事了,他们兄弟该怎么分就怎么分,他才不去管那些糟心事。
可架不住丁氏成天在他耳边念叨,金吉的婚事怎么怎么艰难啦!又哭自己没本事,没有汪氏那样的好哥哥好父母,给置办了那么多地。
最后哭自己是后娘,无论对昌和多好都没用,要是他是亲生的,定要开口让他匀几亩地给老二,这样金吉也好说亲了。
这话听多了,李大山就自己个儿琢磨出了分家的事来了。
俗话说得好,小儿子和大孙子是老太太的命根子,这金吉作为李大山的长孙,从小就是李大山夫妻俩的心头肉。
前几年就被送去城里的私塾启蒙,据说学得还挺不错的,来年就准备下场应试了。
听到这话,李昌荣沉默了,虽说他是族长,但是这毕竟是他小叔的家事,他却也不好过多干涉。
李大山抽了口旱烟,慢悠悠地说出自己心里的盘算。
“这地就先还放我名下,先给金吉说门好亲,等以后昌和老了,就让金吉给养老,以后这地给金吉也算名正言顺。”
李昌荣边听边点头,昌和没儿子,这地分给他以后也还是要还回来,现在继续放在小叔名下,方便给金吉说门好亲,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大山见族长点头,心里就愈发觉得自己分家的方案想得周到。他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家中现银还有八十多两,这也多是昌和昌兴他们平时农闲打工给攒下的,留下金吉说亲的银钱和束脩,其余的三十两都给昌和盖房子使。”
李家没分家,几兄弟打零工的工钱得上交三分之二到公中,留下三分之一自己零花。即李昌和每天工钱 50 文,得上交 35 文给丁氏管着,自己留 15 文零花。
李昌荣心里也在盘算着,昌和得了这些钱,确实是够另外置一个家了。
昌和还是个能干的,平时农闲还能打工。他们分家后的日子确实能过。
说完分家的事,他们又聊起房子盖哪里合适。
“盖山湾边那吧,那离家里旱地近,下地干活也方便。而且背靠后山,夏天还凉快。”
李大山将早就地方说了出来,那边虽说离村中心远了些,但是靠山边,有山涧水流下来,喝水倒是方便,不用像他们一样,每天还要去公井挑水喝。
李昌荣回想了下那出地方,觉得确实不错,便点头。
二人商议完事,已经接近午时,地里干活的男人都忙完回来歇晌了,李大山辞别族长就回家去了。
李大山到家见大多数人都在堂屋歇着,除去在厨房忙饭的二儿媳和三儿媳,就老大两口子在忙猪圈里的活。
看着被汗浸湿了衣襟的老大两口子,李大山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亏了老大,可转头瞧见坐在窗边温书的大孙子,刚软下去的心又硬了起来。
自己这样做,也是为老大的将来好,等以后金吉高中,老大跟着享福,他们就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了。
便开口将所有人都叫到堂屋来。
李昌和知道他爹定是要说分家的事,他抬眼就看见那边小声说话的二弟和三弟,心里很不是滋味。小时候,两个弟弟也都爱黏着他,随着年龄增长,再加上后娘有意无意地偏心,他们三兄弟也就渐行渐远了。
想到这里,李昌和的眼眶又有些发酸。
等人都来齐了,李大山就开口了,
“家里人口眼见越来越多了,所以我和你们娘商量着,决定先把你们大哥分出来,另外盖个房子。”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周围人的反应,复又继续道:
“老大家人口少,我就先不给你那许多地,你拿几亩去够平时嚼用就行了。”说完,他又招手把李金吉叫了过来,语重心长道:
“金吉呀!你是家里的长孙,承担的责任也更重,你大伯对你不薄,以后要将他同你爹一样孝敬,知道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