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2 / 4)
随着学子毕业的数量越来越多,想进入太学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民间开始涌现出一批发明家,他们研究并发明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根据自行车,他们发明了脚踏式淘沙挖泥的船只。
这是一种让工人无需进入水下淘沙的便捷工具,工作起来的样子有点儿类似水车,只不过运送和挖掘对象换成了河底的泥土和沙子。
除此之外,还有人将自行车装上了充气的猪膀胱,试图发明水陆两栖的交通工具,以及方便躺着看书的眼镜、木质折迭桥等等有用或者没用的发明。
他们在发明了这些东西后,往往会迫不及待的前往太学,在太学门口展示自己的发明,即便阻拦也没用。
朱高煦倒是乐见于此,所以对于一些有意思的发明,他会让太学评定后带给自己看看,并酌情给予发明者赏赐。
这其中许多发明都是无用的,所以庙堂上也有人评价这是百姓们吃饱了撑着的无趣发明。
这句话听上去在骂人,不过却是对朱高煦治理天下最好的评价。
若是没有吃饱,又如何会有这些“奇技淫巧”呢?
兴许是觉得如此大明过于平顺,老天最终还是在入冬给朱高煦送来了一条条的坏消息。
浔州伯盛庸、庆远伯刘真先后在十月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及六十二岁。
闻讣后,朱高煦以二人于国有功,分别追谥为忠诚、忠肃,并着其嫡长承袭爵位。
二人离去的噩耗还未消散,冬月中旬,沈国公王义薨逝,享年六十六岁。
得知消息,朱高煦只觉得心里难受的紧,尽管因为癸卯案,他对王义等人已经十分失望,但说到底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臣。
王义的薨逝,似乎代表着曾经的渤海靖难功臣也在一一退场。
收拾了一下心情,朱高煦为其追封为胶东王,赐谥号忠武,其子王戎承袭沈国公爵。
经历了这一场变故后,朱高煦将政务上的事情交给了朱瞻壑,准备趁着长吉铁路开通而前往吉林看看自己曾经奋战过的地方。
只可惜大明朝始终还是离不开他,而他也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前往吉林。
在洪熙十二年的新春硝烟中,朱高煦还是穿着冕服坐在了奉天殿的金台上。
隔着冕旒,群臣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们都能从皇帝那魁梧的身材中了解他的健康。
又是一年过去,尽管还没到他的生日,但他已经在走着五十岁该走的道路了。
这一年,大明朝人口达到一亿一千四百余万,耕地七亿余四百余万,人口中的文盲比例下降到了36的水平。
这一过程,朱高煦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
如果算上朱元璋打下的基础,那就是整整六十三年。
大明朝的财政达到了五千九百六十余万贯,其中农业税进一步下降到了53的水平。
从洪武三十三年农业税占比的65到如今的53,尽管下降的速度并不算快,但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距离大明脱农转工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朱高煦十分欣慰,而六军都督府也见状开始上疏开口。
“陛下,如今东洲与北洲等宣慰司已经步入正轨,是否需要将南洲宣慰司也提上议程?”
发起提议的是海军的杨展,他刚刚出巡南洋回来,五十六岁的他还算健壮,身体十分不错。
“既然如此,便设南洲(澳洲)宣慰司,以及瀛洲(新西兰)千户所。”
朱高煦开口准奏,杨展见状唱礼应下,朱高煦接着扫视了群臣道:
“如今已是洪熙十二年,民富物丰并非朝廷自我夸耀,而是实打实存在的情况。”
“尽管如此,可朝廷人口之增长速度却屡创新高,去岁更是达到四百一十六万的高度。”
“若是以成人来算,此四百余万人每岁起码要一千二百余万石才能勉强吃饱,而这粮食数量需要六七百万亩耕地才能产出。”
“国朝的耕地新垦数量在近年来也达到了顶峰,每年新垦四百余万亩便已经十分不易。”
“若是这般计算,最多百余年,天下之粮食便不够朝廷百姓所食用。”
“自古而今,凡是让百姓吃不饱饭的王朝,无有不倾覆者。”“想要让百姓吃饱饭,首要重视农学,如化肥之助产,亦或者是提高生产力。”
“尔等大多都是经过小学、中学毕业再科举走上庙堂之人,想来对于这些话应该十分熟悉。”
“正因如此,朕欲将今岁的太学支出提高至三百万贯,诸臣可有异议?”
朱高煦都这般说了,群臣即便有意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大朝会表露出来,自然纷纷作揖行礼。
见状,朱高煦交代几句后,便起身离开了奉天殿。
听着身后山呼万岁的散朝声,朱高煦略微感到几分疲惫。
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