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调停诸国(2 / 4)
马仔在,缅甸及麓川、八百大甸等地一旦冒出野心家,就需要面对来自明军的南北夹击,这让本就没有太多战略纵深的三宣六慰诸多土司不得不老实下来。
西海卫外立城墙,内设仓库、民居、校场,贮藏钱粮,集中货物,以备整理转运。
大古剌港经过郑和他们这一个月的修建,一共有大小船舶位一百余处,每处船舶位按照天数收费,租借停靠一天的费用是二百文。
“我很早便仰慕天朝,所以才会主动朝贡朝廷,如今能成为朝廷的官员,得到朝廷的庇护,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勃固王国的国王。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北方的阿瓦、掸族、缅族带给他的压力越来越大,南方的许多民族亦对勃固频频出击,致使罗娑陀利陷入外交困境。
洪武十八年,罗娑陀利得到了百姓的拥戴,成为了勃固的新王,并派七百人征服了仙道卫,扩大了勃固的统治范围。
“五日后朝廷的军队就会集结前往榜噶喇国,我们暂时只会留下一千人修建西海卫城,等返航时才会实额驻扎一卫兵马。”
三丈高的水泥哨塔上,当身穿白色圆领袍的郑和转身询问一个穿着大明从二品武官官袍,却一副本地人长相的人时,这人也连忙开口,并经一旁的四夷馆官员翻译道:
“如今能招待天使,得到天兵驻扎庇护,更是我梦中才敢奢望的东西。”
除此之外,商人们在大古剌港的贸易,也需要给大古剌宣慰使司交税,税率如大明一样是十税一。
也就是说,这一百余处船舶位如果停满,将给大古剌港带来二十贯的收入,一年下来就是七千余贯。
郑和与罗娑陀利说着西海卫设立后的补给问题,罗娑陀利连忙表示:“臣已经得到朝廷的恩宠,理应由臣负责官军补给才对。”
对此,缅甸、八百大甸等宣慰司中的部落老实了许多,这让大古剌的外部环境安定下来的同时,也让大明西南的情况稳定了许多。
勃固是蒲甘王朝瓦解后建立的一個地方割据政权,主要民族是孟族。
这城池不算高大,毕竟有五千六百明军驻守的卫城,整个中南半岛也很难拉出军队来攻陷,更别提万一真的发生了大军围城的情况,上游的王瑄立马就能从蛮莫顺江长驱而下。
因此简单巡视一圈后,郑和就返回了自己的住所,一处简陋的木屋。
在这里,他瞧见了泡茶看海图的陈瑄。
“从南边回来了?”
见到陈瑄,郑和倒不是很意外,毕竟出发时他就说要不了几天就能回来。
“都是些赤膊的土寇,没甚意思。”
陈瑄喝了一口茶,然后指着北边的若开国询问道:“朝廷不准备在若开修建港口吗?”
“没有必要,有大古剌这一处就足够了,若开和缅甸宣慰司中间隔着山脉,大古剌则是有大金沙江可以直接联通蛮莫,更为方便。”
郑和坐在一旁脱下了鞋子,舒缓了一下自己的脚,放松道:
“北边的榜噶喇(孟加拉苏丹国)半个月前就主动派船前来,询问我们是否到到访当地。”
“我派西厂的人去当地探查了情报,果然他们的热情是有问题的。”
“准备埋伏我们?”陈瑄眼睛放光,显然是觉得自己的军功来了,不过郑和的话让他失望了。
“不是”郑和摇头道:“榜噶喇正在遭受天竺北部强国,沼纳朴儿(章普尔苏丹国)的威胁,希望朝廷能出面调停,甚至愿意让朝廷在察地港(吉大港)建设官厂。”
“这是好事啊!”陈瑄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高兴道:“从大古剌到锡兰国太远了,如果中间有一个榜噶喇作为中转,那事情就好弄许多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到时候准备在当地设置一个官厂,如果榜噶喇国王愿意的话……”
郑和虽然是这么说,但他已经想到了榜噶喇国王听到这条消息时的高兴模样。
他们这一路走来,但凡沿海国家瞧见舰队规模,对他们所需要求无不点头。
哪怕态度强硬的,也会在明军日常训练的炮击过后硬着头皮来同意。
因此在此次下西洋的沿途设置卫所、官厂中,郑和只担心如何在忽鲁谟斯设置官厂和港口,其余他从不担心。
“这下西洋虽然有趣,但杂事太多,感觉和我在直隶疏通运河的差事没什么区别。”
陈瑄感叹自己没遇上好时候,亦或者说感叹自己不如自家的老搭档杨俅一家。
在杨展的率领下,第一次下西洋还能以剿灭陈祖义、迫降满者伯夷等国作为功绩。
到自己这里,随着杨展围剿陈祖义的名声传开,满剌加海峡内外诸国都知道朝廷舰队的厉害,没有一个人敢于挑事。
自己每日就是帮帮属地打打山匪贼寇,属实没有意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