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晏驾归去(1 / 4)
第208章晏驾归去
“铛…铛…铛……”
晨钟作响,五月的京城内外,不管是官吏乡绅,亦或者是平头百姓,他们皆在此时开始起床,为生活开始奔波。
只是不同于平民百姓们为了生存而疲惫的奔波,官吏乡绅们的奔波却多了一丝沉重。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这是朱元璋病重以来的第七天,整个五府六部都陷入了压抑的气氛之中。
五军都督府内,李景隆穿着武官常服,看着眼前那堆积如山的奏疏独自发愣。
在他左右,一名都督佥事看着手中的奏疏,略带感叹:“这刀干孟还真是软硬不进的王八,居然能死守这么久。”
他口中的事情,显然是眼下正在发生的西南战事,李景隆闻言也回过了神来,向他看去的同时询问:“战事如何?”
“西平侯遣都督何福与都督瞿能二人强攻景罕寨,叛军凭借有利地形居高坚守,大军三月未进一步。”
“官军粮草将尽,叛军却士气高涨,二位都督无奈,只能向西平侯请增援兵。”
“还没攻下吗?”李景隆叹了一口气,心里暗叹这段时间的糟心事着实太多。
急促的脚步声在五军都督府内响起,那声音在来到李景隆的衙门前停下,李景隆也下意识抬起了头。
土司们不喜欢朝廷管他们太严苛,地主乡绅们不喜欢大明又要他们交税,又要限制他们。
再往后,他带着这三千人奇袭横山涧,大破元军,收降七万,编练男丁二万,又拿下滁州这不亚于濠州的城池。
眼下,他距离东乡百余步,目光之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乡亲们。
来人是内廷的太监,他的脸色并不好看,这让李景隆心底有了不好的预感。
现在,他只需要做好最后一件事,便可以好好休息了。
兴许是他命不该绝,亦或者是老天看他可怜,他借助红巾军的名头招抚了不少人。
这一年,全国的田赋收入仅米麦一项即多达三千二百余石,算上二千二百余万石的军屯籽粮,合计比元朝岁入一千二百万余石增加了四倍有余。
朱元璋称呼李景隆的小名,对另外二人则是直呼其名。
当然,这些人的出现都在众人的预料中,他们唯一没预料到的,就是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也出现了。
他一步步的兼并这两个对手,并在解决了张士诚后,动手北伐。
经历了元代那种混乱的秩序,许多人都不甘心于接受大明这样教条式的秩序。
他攻克南京,击退反扑的十万元军,并向东与南开始进军。
“陛下(爷爷)!!”
面对这些奏疏,他心里十分烦躁。
此时,养心殿内已经站着不少人了。
在他们的注视中,那扇宫门最终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对众人作揖。
几年的东征西讨,他彻底将蒙古人赶回了漠北,拿下了许多丢失数百年的疆域。
板车上,三具连白布都没的尸体安静躺着。
“陛下有旨,传诸位入乾清宫养心殿。”
第三件事,便是让各地藩王不必兴师动众,大老远跑来京城参加祭奠。
朱元璋对于他,不仅仅是皇帝,还是对他照顾有加,十分栽培他的舅爷。
这一年,大明的人口为六千零五十四万,超过了元代最高的人口数字。
“九江,舅爷要去见你父亲了,你很好…没辜负你父亲的期望。”
那段时间,是他起兵以来最为煎熬的时候,只有自家妹子能让自己安下心来。
在他幼时,父母曾带他曾经多次搬迁,可论其根本,他的家乡始终在钟离县的东乡。
他是个工作狂,很少娱乐和休息,对于内廷往往疏于管教,将子女教育和嫔妃管理的重任交给了马皇后。
之后的情况朱元璋还记得,因此面对脱脱率百万元军南下,徐州被攻破,红巾军的彭大、赵均用率残部逃往濠州并反客为主,郭子兴成为了一个小将的局面,他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一个三十几岁,头戴凤冠九翚四风,身穿太子、王妃常服的女人出现在了这里。
可他没有时间高兴,因为郭子兴被排挤出了濠州,带着一万残兵来投靠他这个拥兵三万的朱元璋。
“国公,宫里……”都督佥事小心翼翼询问,李景隆却在听后摇了摇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看着自己与二哥拉拽着板车,挨家挨户的给人磕头,请求借给他们一块坟地来安葬父母大哥。
为了化解干戈,他主动做出了曾经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事情,他将缴获的马匹送回给了元军,并成功将元军注意转移到了张士诚等人身上。
这些数字对于后来人来说,只是彰显王朝强大的一项,但对于朱元璋来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