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章 粮种、东林再聚首(1 / 2)

加入书签

崇祯这样说,可不是爱惜红毛鬼的性命,而是他还指望这些红毛鬼给大明造火器、冶铁,所以当然不能把免费的劳动力弄残、弄死了。

“微臣遵旨。”

骆养性先是应了一声,继而又向崇祯躬身禀报:“启禀陛下,锦衣卫从福建购买的番薯、玉米、土豆已经走水路运抵通州。”

“微臣斗胆相问,这些农作物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土豆,玉米,番薯终于来了吗?

崇祯内心激动,表面却不动声色:“哦……运抵通州了么,有多少?”

“回禀陛下,玉米、番薯各有两万石,土豆有三万石。”

听着骆养性的禀报,崇祯不自觉琢磨起来,少是少了点,不过还算来得及时。

倘若再耽搁一段时间,土豆、玉米还好说、可以直接播种,番薯可就要错过最佳的育苗时节了。

也不知郑洪逵携带的那批土豆、玉米、番薯还要多久才能抵京,可千万别错过了芒种时节呀!

崇祯思绪飘散,愣了一息才回过神来吩咐道:“玉米、番薯、土豆直接运回京师,先存放到户部的仓库里。”

“微臣遵旨,马上差人去办。”

话毕、骆养性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御书房。

骆养性走后崇祯又不自觉思忖起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的事来。

虽然自己穿越前家里有田地,但下地的时间却不多,好在这三种农作物在后世很常见且种植方法简单易懂。

这三种农作物,以玉米的种植最为简单,只需挑选颗粒饱满的良种配以化肥直接播种即可,当下没有化肥可以用粪草代替。

其次是土豆,需要先将其切成块,并保证切成块的土豆上留有发育的苗孔。

番薯相比较土豆、玉米要麻烦一些,要先将其育苗后再进行移栽,且这育苗和移栽都有不同的种植方法。

最常见的就是藤蔓育苗和块根育苗,很显然,眼下的番薯已然来不及藤蔓育苗,所以只能选择块根育苗。

育苗后的移栽也分直栽和卧栽两种,这两种种植方法孰优孰劣尚不好定论,但自己还是更倾向于卧栽。

此时北地的百姓还没有种过红玉米、土豆对番薯的育苗移栽更是不懂,这活最后还得落在自己这个皇帝身上。

待土豆、玉米、番薯运回后,自己就把种植方法教给宋应星,接下来怎么教百姓种植就是他的事了……

与此同时,紫禁城外。

杨士聪府邸,客厅还是那个客厅,唯一不同的是客厅里不只有杨士聪、陈必谦两人。

除了他两外还有新上任的公布左侍郎张国维,

刑部郎中吴宏济,

督察院左佥都李继亮,

督察院右佥都刘宇栋,

督察院督察御史陈一元,

通政司右通政梁佑发,

翰林院学士张继涛,

大理寺少卿高洪明,

兵部然郎中陈国奇,共计十一人把客厅塞得满满当当。

这还是受朱纯臣贪污案大清洗后的东林党,由此可见,全盛时的东林党在明末的朝堂上是有多么恐怖。

杨士聪神情肃穆的在一众人脸上扫过,颇有些感伤的说道:“月余之前,我东林在朝堂上还有超过半数官员,可短短数日就只剩下你们了。”

“哎……”

刑部郎中吴宏济哀叹一声接口道:“剩咱们这些还是当初陈大人留了一手,没有让我们全部一起辞官,否则我东林在朝堂上恐怕一个都不剩。”

吴宏济话音刚落,督察院左佥都李继亮随即接过话茬。

“嗐……谁说不是呢!我东林现在在朝堂上官职最高的也只剩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了。”

前不久刚任职工部右侍郎的张国维,在今天下朝收到杨士聪邀请时本不想来的。

但碍于同出东林书院不好当面拒绝,所以这才来相见。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聚集了这么多东林党的人,若是一早就知道是这种情形,他是绝计不会来的。

他虽和杨士聪、陈必谦同出东林,可他是刚从巡抚任上掉入北直隶为官,一直以来和朝堂上东林党的政治观念就不一致。

现在听李继亮把他归入到东林党的核心成员里,自然不悦。

是以李继亮话音才落,张国维就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向客厅内的一众人一一拱手委婉说道:

“诸位同僚,我刚调任北直隶,家中尚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就不在这久留了,咱们有时间改日再聚。”

张国维话毕,不顾其他人反应,径直迈步出了客厅。

李继亮见状,顿时大骂起来:“呸……什么东西,装什么清高。”

“若不是东林书院培养了你,若不是杨大人、陈大人苦心谋划,你何德何能能坐上工部右侍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