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比拼(4 / 5)
香啊!
直到林爷爷说,要评价历史了!
秦,嬴政坐在汗牛充栋小山一般的竹简堆中,微微一抬眼。
先前后世的诗歌不论多么好,他都没有多大反应,一是诗歌形制不同,盛行四言诗的秦朝与后世有壁,听起来没有那么激动人心。
第二,他不喜欢诗,那些六国遗民成天写诗骂他。
但是后人怎么这诗评论他,倒是可以听听。于是缓缓搁下了手中的笔。
汉高祖,刘邦都默默把自己不端正地跪姿端正了起来,轻轻咳嗽一声,整理了一下衣襟,准备接受后人对他无尽的褒奖了。
汉武帝时期,刘彻也满眼闪亮。
后人先前夸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知这次会怎么夸他?
宋朝,赵匡胤也紧张了起来,之前说他凑韵脚,这怎么能用凑呢?他也立下了不世功勋啊!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更是激动:“这便数各朝各代开国明君,定然有咱一席之地吧?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也该浓墨重彩地夸上一夸!”
他期待地搓了搓手。
清朝,康熙也有些希冀地望了望仙迹,他虽不是大清的开国皇帝,但却一向认为自己是大清入关后最好的皇帝!文治武功更是不输前明,他开创了大清的盛世,他一生平三蕃收苔湾三征葛尔丹,怎么也应当稍稍提及他吧?
其他时空的开国皇帝也是满怀期盼。
【“惜”。哎,有点可惜哦。】
这个字一出来,就让各朝开国皇帝的面色急转直下,笑容僵硬。
可惜什么?
【“秦皇汉武。”在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的功绩有多大啊?秦始皇也是开创了一整个封建王朝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汉武帝更是塑造了民族脊梁啊!他们两位还能有什么可惜的呢?】
汉高祖,刘邦直接瞪圆了眼:“怎么秦皇后面便直接跟着汉武了!乃公呢?乃公去哪里了?”
【可惜什么呢?咱们就轻描淡写一笔:“略输文采”。有点直接,但没办法,的确嘛,也是实话嘛。】
秦,嬴政黑了脸:“……”
朕要文采做什么!朕统一天下怎么不说!
汉武帝,刘彻也嘴角抽了一下,气哼哼道:“朕也好读书啊,朕诗与赋写得虽少,但是朕有司马相如啊!”
【接下来便到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两位称得上一声开国皇帝中的翘楚了吧?李世民那边李渊就四舍五入忽略不计,也是说还是认为他在文治武功两个方面,不算做得最完美。
哎呦,要知道李世民已经是历史上最负声誉的皇帝了,他都不完美,还有谁完美?也可能是晚年废太子导致朝纲动荡、牵连甚广,扣了扣分吧?】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先前也没有生气,他的脾气早就在魏征的各种直言进谏中锻炼出来了,所以后人说他“稍逊风-骚”,他也心情平静地接受了,他很愿意自省自身。
但他万万没想到,是因废太子啊!
长孙无忌震惊地目光已经投了过来,李世民也心乱如麻,根本无心再听!
“承乾……朕怎么可能废了承乾!”
【那宋太祖稍逊风-骚在哪里?】
林爷爷还没说呢,林菱就连忙补充道: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是因为他死得太突然了,结果皇位被抢了,儿子还被杀了,从此大宋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宋朝,对于赵匡胤而言,晴天霹雳也不外如是了,什么!他死的太突然?什么叫太突然?!他还想多问问,却发现此时怎么都按不开发言的框,心急如焚之下,又气短胸闷,急得倒回了病床上,半天没能起来。
林爷爷对林菱的话笑着摇摇头:
【不,应该是大宋一直没能完全统一的原因。咱们接着说。后面就说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了。】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发出一阵大笑:“说得好!说得好!得叫北元那些残寇听听这话!”
随后就期盼,接下来可要轮着说他了吧?
【说完成吉思汗,那还有那么多厉害的历史人物、君王都没有点评到,那怎么办?只用“俱往矣”三个字就概括了,这些人都过去啦!】
明洪武,朱元璋:???
刚刚嘲笑成吉思汗的他暴跳如雷:“成吉思汗还用了一整句,怎么沦到朕就俱往矣了!朕怎么就俱往矣了!”
好气啊!
林爷爷可不知有多少皇帝在不同的时空心碎一地,他接着往下说:
【那古人略输文采、稍逊风-骚,都俱往矣了,那谁才是真正被认可的人呢?】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将前面的诗句都抄在了纸上,忽然福至心灵,想起将要前往长沙的林菱曾经说过一句——
他几乎是与林爷爷同时,脱口而出:
【数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