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编辑地形的力量(1 / 2)

加入书签

蔷薇丛上,蔷薇丛外,都有薇儿进行分工的作业,大工程的总目标是将水池编辑形成适合生命居住的地方,目前水池天体上还处于原始海洋和陆地,没有任何的生物分子出现,但这样物质丰富的水池,就像一块掉在地上的肥肉,总有概率上的生命出现来品尝。

第一阶段,策划阶段,技术组成立讨论的项目很多,技术组的薇儿在项目外有时聊天聊着聊着就辩论起来,比如就以水池的陆地和海洋的面积规划,大致分几类。

第一类,整块大陆地和整块大海洋的模式,陆地里的高低地形自然能形成河流山谷,有利于后期大量的动植物聚集生长,资源丰富天然,而整大片海洋中,也适合不同深度的海洋生物生长,越大的陆地和海洋越能养出巨兽,还可以同时养两种龙,东方龙和西方龙。

第二类,区域块状的海洋和陆地,就是将陆地分散开来,分成位于水池面积上各个半径距离的不同大陆,这样能形成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气候就能养出更多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能避开第一类的陆地被陨石坠落之类的一锅端,采用第二类,能在各种灾难来临时将风险限制在少数几块的陆地和海洋上,受灾难的地方也能在别的区块的资源流动下快速恢复,能在水池天体的大后期形成生态城市,规则的区域划分就已经是将水池天体当做是方块培养皿了。

第三类,多陆地岛屿卫星环绕型,就是大体分四个大陆块,每个大陆块周围环绕若干大岛屿,每个大岛屿环绕若干小岛屿,这样能在大后期之后的迈向星空的工程建设中形成行星的支架,大陆地就相当于主梁,周围环绕小柱子,以此可以进行行星的运动控制的基础建设,比起第一二类,前期没法快速形成巨兽生物,中期稍微会有起色,后期的资源调配不如第二类,大后期的基本能和第二类持平,水池行星升阶的远期能进行快速迭代,是潜力最大的一类。

第四类,立体分阶型陆地海洋,此类很特殊,就是让陆地高度高于海洋明显的天文单位,陆地板块可以根据行星需要进行变化,而且部分海洋也能再高于陆地,此高度不是引力的相对高度,而是空间尺寸的相对高度,这样的构想显得有些超前了,整个前期都会只养成微生物单细胞,而且筛选过程漫长,高于水池天体大气的陆地和内海洋中的单细胞会间接面对太空环境,这样的生物圈形成的生物能适应更恶劣的环境,但也让生态系统的构建显得困难至极,失败的风险最高。

四类大方向下又有很多细节方向,甚至还有薇儿准备提出整理着第五类的陆地海洋,要让最终方案的各细节都兼顾各时期的进度,已经提供后期的成型基础,同时考虑到星空的升阶发展战略,就一下让方案的情况繁多起来,最终确定以第一类为主类,其它类为辅类参考,主要是能养龙,这可让薇儿们无法拒绝,薇儿们内心对龙的喜爱一下迸发出来,虽然薇儿们为人类当工具时也尽心尽责,但要是能自己亲手养出龙来,那可就不是什么行星的力量能比得了的了。

水池上的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虽然稍微冷却下来,但实际的天体环境还是很不稳定,水池整个外形是很扁的球,真不清楚水池的内核是怎么支撑自身引力的。水池总体是环绕蔷薇丛和小太阳的天体系统而公转的,同时自身自转,自转还有倾斜角度,能接收到小太阳的光线,不过当水池转到与太阳光平行时,整个水池就会寒冷起来,温度大范围低到冰冻住远离太阳的水池角的整片原始海洋。水池的大气层整个却不是同样的扁球,而是一个可以包裹水池的球型大气层,也就是说,水池中心垂直地平线向上的大气高度比水池边缘的的大气高度高十多倍。

蔷薇丛外的薇儿搭建着专门天文观测水池的深空望远镜,望远镜就用蔷薇外伸出藤蔓固定,蔷薇丛就感觉自己头发上多了个小蝴蝶结发卡,想象着要是薇儿们弄很多这种望远镜就有很多发卡在头发上,那可对头发不好,所以蔷薇丛希望薇儿们别弄太多这样的望远镜,最多十个就好。蔷薇丛的后勤组准备着养料导弹,就像养一些小花开始幼苗培育,总要些生长素来让幼苗长大到其能独当一面的程度,不过蔷薇丛的养料没以往原星系的地面森林那样的大规模,而且水池上本身的天然养料就已经很丰富了,不用特意去准备水和阳光,主要的养料还是生长素和波形摇篮曲,没错,养料导弹里有能启动后就播放音乐的弹头,这些弹头炸开不会破坏地表,而是会将声音的波形炸进地面岩石上,让岩石形成刻录波形的盘,这样当植物们生长时,就能轻轻听见附近石头里传来的声音的旋律,也就相当于石头被炸成了随身听,只要被炸的石头不被完全破坏,就会在传递声音时附带着波形的音乐,这些音乐都是薇儿们听着人类的曲库汇总的,只是感觉好可惜,再也听不到人类新的音乐和歌曲了,薇儿们也学着人类的音乐编辑,可新的文化代表着的属于薇儿们的音乐,薇儿们编写的音乐还在试播中,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让薇儿们将自己的音乐装入养料导弹里,这音乐的养料不知会养出什么样子的植物,一定都很漂亮吧。鲜艳爱丽看着波形的弹头标着红色,点开电脑看到这个弹头目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