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5章 出兵临汾2(1 / 2)

加入书签

新二团的到来,翼城方面的日伪军根本就没有觉察,他们也想不到在日军大举进攻时,会有一支中**队突然从山里杀出,攻击他们的老巢。

如此广袤的地面,四十一师团主力在的时候还好,四十一师团其他两个联队出兵之后,这些县城的驻守部队基本上是一个中队的日军,加上一些伪军在守卫。

另外南同蒲铁路沿线据点,也分配了几个中队的日军看守,至于那些镇子大部分守军为伪军士兵,日军最多也不过一个班的士兵而已。

这样稀松的守卫,根本不是装备到了牙齿的新二团的对手,一个镇子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拿下,守卫的日伪军根本连是谁在攻打他们还没有搞清楚就完蛋了,部队的时间主要花费在了战后打扫以及赶路上面。

攻打翼城和曲沃县城的部队,之所以在下午时分才攻破县城,主要是留给日军求救的时间,估摸着日军已经向外求救了,部队这才动了真格,半个小时就拿下了县城。

无独有偶,六分区部队在翼城、曲沃一带发动进攻时,在黄河对面陕西韩城地区驻守的**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似乎也发现了临汾空虚这个战机,命令手下第九十军李文率三个师立即东渡黄河,乘虚奔袭汾河沿岸。

九十军渡过黄河后,一〇九师率先向河津、稷山县城之敌猛攻,预备第一师乘机进掠河津县西北的固镇、樊村、僧楼之敌。

二日午前,一〇九师师长胡松林身先士卒,带头突入河津县城西关,与守城日军发生激烈白刃战。

九十三军另外一个师第五十三师,在师长曹日晖带领下,绕过了兄弟部队攻打的河津、稷山县城,直接插向了襄汾县的赵康和汾城县城,攻打汾城县城的日军部队,差一点和正在攻打县城的新一团部队发生了冲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三日下午,杀过汾河的新二团二营五连,将距离自己最近的赵康镇留给了兄弟部队一营三连,自己则直扑北面的另外一个重镇汾城县城。

汾城,顾名思义,就是汾河岸边的城邑,她是一座历史古城,唐贞观年间就有了城堡(敬德堡)。民国三年(1914)改名汾城县,属河东道。到如今,这座古老的县城依旧保存着完整的古代县城的历史,城墙、街巷、府衙、庙宇等应有尽有。

临汾出生的五连连长丁双火,很清楚这座县城的历史,所以直接放弃了攻打最近的赵康镇,直接杀向了汾城。

攻打一座县城,一个连的兵力怎么看都有一点少,可丁连长不在乎,兵虽少,他有足够的力量打破这座城,消灭里面的日伪军,因为他有重火力---两门营部的九二步兵炮。

队伍出发时,五连恰巧和二营重火力排走在了一起,沿途一些镇子,守军人数太少,根本就没有用到步兵炮。有镇门的镇子,各连的两门迫击炮就轰开了镇门解决了战斗,没有镇门的圩镇就更不费事了,所以步兵炮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开张。

这让炮兵排的排长李青云很是恼火,沿途一路仗都让步兵干了,自己的炮兵一炮没有捞到放。看准时机的丁连长,就鼓噪着让他们跟自己去打汾城县城,没有事干的李排长一听有县城可以打,哪里还有不愿意的道理,两支部队就火急火燎地朝北面赶,赶去攻打汾城县城。

赶到地头后,丁连长立即帮助李排长安排合适的炮位,架设火炮,准备对汾城城门展开炮击,他部下的三个排,也做好了炮击城门后的冲锋。

就在火炮准备完成,就要开炮的时间,外围警戒的战士报告说在城外西北方向发现了一股人马,正在朝县城方向赶来。不明情况的丁连长立即下令暂缓攻城,全力应付这股不明武装,攻城的两门步兵炮也调转了炮口,对准了来人方向。

跑了几天山路,还没有放一炮的李排长,临攻城时又发现有人前来捣乱,心头火起,就让手下先行对着西北方向的不明队伍开了一炮。

汾城西北方向而来的部队,正是曹日晖五十三师二七九团。炮声一响,正在前进的二七九团团长王风材,以为遇到了日军埋伏,大惊之下随即命令部队准备反击,随后察觉对面的部队好像不是日本人,小心地派出人员前去察看,这才弄清楚是一场误会。

知道前面攻城的是一支从未谋面的八路军部队,而且还只是一个连,以中央军自居的二七九团王团长就有些瞧不起。八路军向来都是以打游击为主,和日本人作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哪里曾听到过主动攻击日军据点的战斗,今天可是长了见识,自己科要好好看看这支黑军服的八路军怎么攻城。

于是王团长假装要和友军分配攻城任务,主动到八路军阵地看看。可这一看就让王团长有些吃惊!这还是八路军部队吗?一个连的装备比自己中央军的还好,机枪就有十多挺!奶奶的!竟然还有两门迫击炮!等等!那远处的是什么?难道是火炮?

看着八路军阵地后方两门九二步兵炮,王团长彻底的无语了。

自己部队里面也有炮兵团,不过那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