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7章 国号大明(1 / 2)

加入书签

接着,李祁亮派遣了数位经验丰富的工部官员,身骑快马,手持令牌,分赴各地传达命令。

这些官员每到一处,便与当地官员会晤,详细阐述了陛下以及工部的意思。

此等大事需得地方官府的支持与配合,方能顺利进行。

在工部内部,李祁亮则亲自督阵,组织工匠们研制水泥配方,试验各种比例的混合效果。

他还亲自设计了水泥路的施工图纸,标明了道路走向,宽度,厚度等细节。

世家之力,若用于正道,则可安邦定国,泽被苍生。

若用于私欲,则易生祸乱,贻害无穷。

因此,那三千童男子接管而下的世家各族,面貌焕然一新。

有捐资助学,以育英才者,有筑桥修路,以利行者,有赈灾济困,以解民难者。

风气为之一变,百姓们也不再畏世家如虎狼。

夜幕低垂,银辉洒满了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

乾清宫内,秦川独自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夜空,心中翻涌着波澜壮阔的思绪。

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带着一丝淡淡的芬芳,与空气中弥漫的沉木香混合在一起。

金黄色的琉璃瓦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拉长。

抚摸着手中紧握的玉玺,这方玉玺,是权力的象征,是他作为帝王身份的证明。

“军政分离,内阁辅政……”

秦川在心中默念着这几个字。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他心中的些许烦躁。

庞大的舰队如同巨龙出海,战船遮天蔽日,桅杆林立,帆影重重,一眼望去,竟似无边无际。

每一艘战船都装备精良,甲板上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然而,海上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

当船队深入海洋,远离了熟悉的陆地,大自然的威力开始显现无遗。

起初,是连绵不绝的狂风巨浪,狠狠地拍打着战船的船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但朱棣的旗舰却稳如磐石,他站在船头,丝毫不惧。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

乌云密布的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波涛汹涌的海面。

但最终,经过月余的艰苦航行,朱棣和他的船队终于穿越了白令海峡,抵达了那片陌生的大陆。

那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山川壮丽,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兽奔腾。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新奇,那么充满生机。

而朱棣看着这一切,心中也逐渐开始炙热起来。

没有丝毫犹豫,朱棣立即下令准备登陆。

朱棣和张玉朱能几人亲自指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登陆成功后,朱棣和姚广孝两人,紧盯着陛下赐予的珍贵地图。

这张地图虽然绘制得并不十分精细,但却清晰地标注了这片大陆的名称。

北美洲。

这个名字让他们感觉很奇怪。

“老和尚,你看这地图,陛下所赐,果然非同凡响啊!”

朱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姚广孝也是一脸感慨,他抚摸着胡须,缓缓说道:“是啊,将军,此乃天意也。”

朱棣立于新大陆之岸,海风拂面,目光深远,转首对姚广孝言道:“老和尚,吾等既已至此,当不负陛下厚望,于此地建国立业,以扬我武朝之威。”

姚广孝闻言,抚须而笑,应道:“将军高见,此乃天时地利人和之举,然建国非小事,需细细筹谋,方可成其大事。”

朱棣点头,沉声道:“所言极是,我意以为,国名当体现我武朝之精神,又需易于此地百姓接受,老和尚有何高见?”

姚广孝略作思忖,答道:“此地辽阔无垠,物产丰饶,又与我武朝相隔万里,不如便以‘大明’为名,既彰显我武朝之血脉,又寓意新的开始。”

朱棣闻言大喜,赞道:“大明!好名字,既不失根本,又寓意深远。那么,都城选址又当如何?”

姚广孝环顾四周,指着一处地势高亢,河流交汇之地,道:“此地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且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可为都城之选。”

朱棣颔首,又问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等初来乍到,粮草补给如何保障?”

姚广孝胸有成竹,答道:“将军勿忧,我已遣人探查,此地物产丰富,尤以渔猎畜牧为盛,我们可一边与当地原住民交易,换取所需物资,一边组织士兵开垦荒地,自给自足。”

朱棣点头赞许,继续问道:“此外,法令制度、官员选拔、文化教育等,皆需一并考虑。”

姚广孝沉吟片刻,道:“法令制度当以武朝律法为基,结合此地实际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