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章:猴子,英文,脑机接口(1 / 3)

加入书签

《问题来了,膛~螺旋曲线是怎么加工的》
《刑法上面有,自己去查》
《顶床顶刀锤击,锻造,和拉床拉刀拉削》
《这期不敢学[尴尬]》
奉天殿前,朱元璋看着评论区的记录,看着看着就笑了。
虽说不太明白膛线的具体制造方法,但有子弹和火药结合起来的这个灵感,火铳的杀伤力将进一步上升,换弹药的时间也被大幅度压低。
虽然还有些遗憾,但这已经很好了,有了具体的设计稿,剩下的只能靠匠人了。
再者,他也怕金陵城的其他国家的使者将这些学会了去,如今这种点到即止的方式,算是个不好不坏的结局吧,倒不是他对金陵城的匠人很自信,而是他知道这些国家炼铁技术实在不行。
像火铳长筒,如果材料强度不够,是会发生炸膛的、频繁使用也是如此,光是这一点就够他们头疼很久的了。
“如果将这种撞击点火的方式加到炮弹上会怎么样?我记得一开始的煤气罐就是如此发射的,整个过程都没见着点火这一步。”有武将提了一嘴。
朱元璋有些印象,但具体的信息肯定是不记得了,因此让人迅速翻找出对应的内容,不过因为当时是实际画面,而小吏们整理记录的是文字,因此没有找到。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思路是正确的,因此众人也没有分歧,反正试试就知道了。
煤气罐.过了大半年回头看,朱元璋等人知道,从名字解析的话,这罐子里装的肯定是煤气,不然没理由以这个名字命名,不然就该叫煤油罐,石油罐了。
只是如何将煤矿石气体化,如何将气体压缩进去他们依旧一无所知。
唐,长安城。
李世民等人很无奈,火药的成分比例他们都知道,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具体是哪种物质啊.
这就类似你有個宝箱,偏偏这个宝箱里的物品极为重要,遗憾的是手里没钥匙
等吧这是众人心中的想法,当初的视频中也没提到这种原料(硝)的制取,今后不知道会不会提到。
【历经数十载岁月沉淀的文理综考试,将在几年内陆陆续续告别历史舞台,迎来全新的高考模式,这标志着教育改革又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预示着未来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新的高考3+1+2模式,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空间,其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课程,每门课程的分值均为150分】
【1则是从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进行考试,每门课程的分值为100分,2则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门科目中选择两门进行考试】
【这一改革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既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又有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潜力】
【这种改革其实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像文理分科时,物理、化学这两科都是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学科,学习好的基本能拿满分,学习差的连及格都难】
【特别是物理这一科,其分数基本是在100-120之间,但在普通的高中里,超过6-7成的学生,物理成绩都是不及格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考不到60分,基本三四十分是常态】
【其中或许是悟性,或许是教学方式不对,总之对这部分学生来说,物理是实实在在的丢分严重的科目】
【新高考模式的实施,无疑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灵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
金陵城,奉天殿前。
朱元璋等人还是第一次知晓后世教育相关的内容,不少人都露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因为评论区看到过好多次调侃说:高中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学我只会干饭,阿巴阿巴.
这里面的原因和大学氛围较为宽松有关。
“这高中生,是打算要培养为全才吗?”刘基等人都有些吃惊,这跨度太大了,即使知道小中高是地基,大学是上面的形状各异的建筑,也还是有些诧异和惊讶。
“也就是说,此前的理科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众人已经了然,这和如今他们接触到的大部分的学问一致。
“那学文科有什么用?”胡惟庸等人也疑惑了,很明显后世的科技,都是靠理科推动的,他们的立场自然偏向了理科。
“.”
“语文还好说,英语分数占比怎么会这么高?”所有人都奇怪,评论区也是呼吁降低或者取消英语科目的。
“或许是此前,西方国家科技比较强,各种前沿的理论和技术都是他们提出的有关。”刘基解释了一句,这种现象也不奇怪.例如东北边的高丽、南边的各种小国,与我大明往来时,说的就是如今的官话。
“.”众人默然,知道这种说法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学习人家的语言,然后留学学习人家的成果。
“算术也如此重要?”朱元璋惊讶出声,此前天幕是提及算术很重要,一直以来都没刷到有关的视频,没想到它竟是后世的三大主科之一。
“天幕说过,这是物理学的基础,就是不知道算经十书里的内容够不够用!”刘基皱着眉头说道,算经十书是唐显庆元年官府规定的十本算术书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