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当着关公你发誓!(1 / 2)

加入书签

这会,满汉可以通婚。等到三藩结束,清军攻占台湾,康熙才禁止汉男娶旗女,只准汉女嫁旗男,以保持八旗所谓“高贵”血统。所以,穆里玛不是给王五开空头支票。只要他答应,真能让王五成为他大哥鳌拜的孙女婿。男方大些不碍事,又不讲情投意和,仅是一桩为了利益的政治联姻。成婚之后有了子嗣送往燕京,也是清廷对外官的惯例。吴三桂子吴应熊、耿继茂子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如今都在燕京为人质。吴应熊娶了康熙的姑姑建宁,给吴三桂在燕京生了好几个孙子。耿精忠娶的是豪格女儿,是康熙的堂姐夫,造反时眼都不带闭一下的。尚之信年长一些,是顺治的好兄弟,常被顺治亲切呼为“俺答公”,就是朕的好兄弟意思。不过这位先帝的好兄弟如今也在燕京做人质。按穆里玛的意思,为了证明王五是真心归顺,将来不会背叛大清,就得成为鳌拜的孙女婿,这样两家就是一家人。等生下孩子后送外祖太爷身边,那就更是亲密无间了。家人有难,家人共帮。为此,没有人质,就创造人质。王五第一念头就是穆里玛想让他吴三桂第二,用骨肉亲情牵绊于他。历史上吴三桂之所以在长江南岸观望不进,就是因为担心燕京城的儿孙安危,结果一再贻误战机,将大好优势生生耗光。为了避免自己日后也面临吴三桂一样的选择难题,王五当然拒绝同鳌拜家结亲。他只是利用少保一家子,而不是真的要把自个卖了。但又不好直接拒绝,便模棱两可。“那就一言为定!”穆里玛应该是故意的,直接表示他马上给燕京的大哥去信说明此事。搞的王五只能希望鳌拜自视甚高,不愿有个“明贼”当他孙女婿,如此免了自己“卖身”之苦。荆州总兵落实下来了,靖西大将军本就统领三省清军再有张长庚这個湖广总督在,手续办的很快。官服顶戴、文凭大印全套备着。不过只能叫“权署”,就是先干着,得等燕京的兵部确认才正式生效。牛旗的郧阳总兵也是代理。程序上是由张长庚上书向清廷为王五请任荆州总兵,之后再由清廷批准。当然,这个批准人肯定是鳌拜了。问题一个总兵是不可能辖制一万营兵建制的。于是,在水桶威慑下,张长庚昧着良心上书清廷,请将武昌水营改为荆州水营,也就是荆州总兵除节制总兵标营外,另暂领荆州水营。理由张长庚自己找。如此,完美避开清廷对于提督、总兵、副将所辖兵额的限制。现在王五考虑的是这个少将师长,怎么能在几年时间内变成中将军长,甚至上将兵团司令。也就是表面一个师,实际一个军甚至更多。人大将军、总督都配合,就轮到王五给人家点“甜头”了。最好的甜头就是剃发。于是召集在武昌的兵马就在总督府来了次集体剃发仪式。诸将中赵进忠、狗剩、曹迪威、哑巴等都是王五的嫡系,自是头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其他人如徐霖、江天成等本就是绿营降兵,虽然割了辫但这会头发也没长全,让他们假模假样的再剃一次,完全没有心理负担。权宜之计,也是无奈之举,大家都理解。民夫们本就留的辫子,只要官府能够赦免他们,对在明还是在清也没有心理障碍。就是张天放不太好过,剃发之后将自己关在屋内半天。王五有些不放心便过去劝慰,却见屋中的张天放将自己剃下的头发装在一布包中,正用针线缝制。剃发后,王五部正式成为绿营,也将全部迁往荆州。不过在此之前,王五得先除掉图海,要不然就没法为鳌少保保驾护航。两手准备。第一由穆里玛以靖西将军名义给湖广各部发去公文,通知副将以上到夷陵州开会。没有要求图海到场。因为只要副将以上军官肯去夷陵州城,图海来不来都无所谓。第二是由张长庚以湖广总督身份密令湖广提督董学礼以下诸将,不得听从图海指挥。而在听说图海是被牛旗所救后,王五也给牛旗去了封信。以过来的人的身份为其指明正确道路,免得牛旗不知道这里面水多深,再把自个淹死了。几件事办妥后,王五即选500骑兵随他护卫穆里玛前往夷陵州城。同行的还有张长庚以及30名满洲军官。在鳌拜的最终答复过来前,王五不放心张长庚留在武昌城。这老家伙别看现在又蔫又老实,但骨子里肯定坏的流脓水,不把他带上不安心。钱道台作为眼下王五手头唯一的师爷,肯定也要带上的。狗腿子金道台则留在城中继续“维持”。主要是将武昌城中物资通过船只水运去荆州。真到离开武昌那天,王五希望留给张长庚的就是座空城。一行人先到的荆州。留守此地的田文等立即来见,因事先已经得到通知,荆州明军也剃了发。将大体情况同田文说后,王五正要其将荆州知府叫来时,穆里玛突然从马车上下来,然后问荆州城中是不是有座关帝庙。关帝庙王五不太清楚便问田文,后者说城中确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关帝庙,极是出名。“既然来了,当去拜一拜关帝!”穆里玛不由分说便要王五、张长庚陪他去关帝庙。王五以为穆里玛是三国演义粉丝,所以没有多想同张长庚一起陪着去。到地后,果见这座关帝庙修的很是大气,庙中关帝像更是纯铜制成,雕的栩栩如生,让人一见便心生崇敬之情。这穆里玛还真是关二爷的粉丝,进庙之后就很虔诚的为关二爷上香,磕了三个头方起身。王五见状便也要给关二爷上柱香,未想穆里玛突然转身对他道:“王耀武,你可敢当着关二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