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要一个省(1 / 2)
格局打开,事情就会有不同变化,也会有不同结果。王五利用通讯延迟导致的信息差占领长江重镇武昌、生擒湖广总督张长庚,跟当年李成栋用几十个骑兵夺取绍武政权的都城广州,并生擒南明第三个天子绍武皇帝如出一撤。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王五和李成栋干了同样的事。甚至过程都没有区别,同样是假冒对手入城制造恐慌。都是敢想敢做的典型。只要胆子够大,僵尸也能放产假。左右到这一步了,还真没王五干不出来的事。张长庚以为老顺军同吴三桂有血海深仇,两家压根走不到一块,这才有恃无恐。想拿捏他门都没有,大不了一死报他的大清皇帝,如此保了子孙后代,也全了自家气节。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虎帅还是袁帅、又或郝帅,都不可能同意“联吴抗清”,被清军重围在茅麓山的数万军民更不会答应。因而张长庚断定明军不可能勾结吴三桂。既然明军不可能同吴三桂走到一起,那逼他就没有意义。左右,他张长庚不过是个俘虏。假他名义,栽赃陷害他有什么用呢问题是王五打破了其固有认知,给其指出一個不可能的可能,那就是前身是顺军的明军是可以同吴三桂走到一起的。别忘了,如果不是清军入关,这天下早就是大顺的!那么当年“顺一代”能联明抗清,今天“顺二代”未尝不可联吴抗清。“顺二代”当然是王五自己了。他这支突出茅麓山的孤军没有根据地军民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也没有那么多顾虑。因此只要能保证根据地几万军民不被清军消灭,将抗清的火种保留下来,以他现在的权威真做出“联吴抗清”,又或“联清抗吴”的决定,手下人多半不会反对。因为都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让突围北上的战略破产,根据地也被陕西清军侵吞了三分之一,随时都会陷落呢。如果说茅麓山根据地军民是将坚持抗清视为大义,那么保住这些军民就是王五现在的大义。否则他大可带这三四千人一路裹挟顺江东下,再演太平军的奇迹,而不是留在武昌为那几万军民绞尽脑汁,殚心竭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坐视根据地被清军覆没,王五也就失去对这支偏师的领导权。那么真无法破局,他必然要在两个路线中选一个。自力更生,独立发展这条路已经被堵死,完完全全堵死。不管是“联清抗吴”,还是“联吴抗清”,于王五而言都只是抗清手段,而不是目的。战略目标不变,战术上面是可以灵活一些的。换言之,你张长庚要是不听劝,那你就不是大清的忠臣,而是大清最大的奸贼!为什么是你张长庚逼着老顺军“联吴抗清”!但要是你张长庚听劝,愿意同老顺军坐下来谈一谈,那你就是大清的功臣。道理显而易见。是给大清制造更强劲的对手,还是给大清争取一个合作伙伴,全看你张长庚如何选了。压力给过去。宦海沉浮多年的张长庚自是精明之人,当然知道忠臣和奸贼只在他一念之间。他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很认真的问了王五一个问题,就是对方是真心要和大清和谈,还是假意拖延。“若非真心,总督大人还能坐在这里”王五笑了笑,要求张长庚将刚才三件事给办了,然后明清双方全线停战。不仅是湖广清军,陕西清军也要停战。有一方不停战,他就公然在武昌假张长庚名义降吴。管伱吴三桂接不接受。眼下王五手中可不是一座武昌城,还有一座荆州城呢!倒要看看老乌龟动不动心。沉思片刻,张长庚开口道:“停战之后王总兵打算怎么和朝廷谈”其实就是问王五要什么条件才投降。“湖广巡抚、郧阳巡抚所辖地盘归我。”王五狮子大开口。“不可能!”张长庚果断拒绝,湖广巡抚、郧阳巡抚所辖基本就是一省之地,他纵是总督也做不了这个主。怕是连四位辅政大臣也没法拍板,得惊动宫中的太皇太后了。“那就先停战,你将我的意思告知你的朝廷,看你的朝廷是否同意吧。”王五也不急,反正他又不是真心要降清。能拖就拖。最好谈它个三年五载。张长庚没有选择,不管他愿不愿意,眼下都不能刺激明军倒向吴三桂,毕竟四川提督郑蛟麟已经出兵巴东,真要让郑蛟麟和明军搭上线,前线的几万大军弄不好就得全军覆没。待张长庚被带下去写材料后,王五突然又吩咐钱道台一件事,就是让其以自己名义给陕西总督白如梅,清西安将军傅喀禅分别写一封信。信中也不直接说投降,就说愿与总督、将军协商一下。给陕西总督白如梅的信直接走清军驿道发出即可。给西安将军的信则要转一道手。王五可没忘记那个曹家包衣奴。他将一枚刻有内务府字样的玉扳指交给钱道台,让他找人持这个玉扳指绕个远道由汉中方向前往竹山城,然后在城中找一个名为塔阿拜的满洲拜唐阿,之后由这人将给傅喀禅的信代为转交。钱道台对此大为不解,既然张长庚愿意出面协调并同意停战,为何还要找陕西总督和西安将军这不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竞争才有活力。”王五没有过多解释。当日塔阿拜说过清军内部山头林立,各家派系都想在这最后一战中抢得头功,既然如此,王五当然要和另外的山头接触一下。也就是给张长庚引入竞争者。要是张长庚不能满足他的底线,万一另外两家可以呢。地方有派系,燕京的鞑子朝廷也有派系。只要有派系,又有吴三桂这个不稳定因素在,谁也不敢说最后会谈出个什么结果来。最后,王五
↑返回顶部↑